“这朱屠或许冲锋陷阵是把好手,可教书育人……他能教什么?屠宰技巧?”
国子监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应天府权贵们的子嗣。
国子监本来是在应天府,也被叫做是应天府学,后来不仅改了名字。
叫国子监。
地址也迁移到凤阳去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孩子家都在应天府。
被老师教育后,就直接跑回家告状。
可这些淮西勋贵都是五大三粗的粗人。
遇到讲道理的还好。
要是遇见护犊子,还不讲道理的。
直接就是找上门,把国子监的先生一顿揍。
可,能去国子监当博士先生教书的,哪个不是六十岁左右的大儒。
因此,这些先生纷纷请辞,教不了。
不容打,不容骂,甚至说都说不得,还教个屁的书。
回家养老算了。
因为这事,他还出言训斥过这些人,甚至去安抚这些老先生受伤的心灵。
可没过几天。
又传出国子监里的老先生被人扣屎盆子了。
最终无奈,他只能下令,让国子监搬迁去祖地凤阳府。
皇子也去,无一例外。
正如朱标说的那样,朱屠五大三粗,能教什么?
李文忠却是回应道。
“朱屠虽不懂儒学,但他可以教生物学。”
朱元璋和朱标相视一眼。
这三字他们两个都认识。
可怎么加在一起,感觉就有些懵圈。
朱元璋困惑道。
“生物学?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小众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在这时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学派学说。
虽不能具体为多少,但汉书,隋书都记载了,大约有上千种学派。
只不过最终能被广泛流传,且影响力大的,只有十二家。
如:儒家,法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等。
这些没有被流传下来的,要么被吸纳,要么销声匿迹。
生物学……应该就是被吸纳或者销声匿迹的小学派。
“保儿,你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在朱元璋眼中,但凡是有用的学说,基本上都被主流学说给吸纳了。
那些销声匿迹的学说,要么是忽悠人的,要么是根本没用,逻辑混乱的。
有用的,基本都流传下来了。
例如儒家道德,兵家战争,法家制度,道家规律等等。
李文忠微微摇了摇头。
“臣可以肯定,生物学绝不是什么招摇撞骗之学!”
“皇上可知,我们第二次北伐失利,其根本原因何在?”
虽然不明白李文忠要干嘛。
不过他还是回应道。
“马匹稀少,辎重运输太远,水土不服,骄兵。”
这也是他对徐达陈奏书的总结。
四个主要原因,马匹,辎重,环境,心态。
“那皇上可知,南方将士为何在前往北方作战,会水土不服?”
朱元璋沉默。
这倒是给自己问住了。
毕竟史书上对于这种事情,也就记载四个字:不习水土,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
谁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
只知道,从南方人去北方,会生病。
北方人去南方,也会生疾病。
其中最好的案例其实也就是曹操的赤壁之战。
一场瘟疫,彻底破灭曹操灭吴的战略。
瘟疫所造成军队死亡人数,并不亚于火攻带来的死亡人数。
甚至其危害要更大。
相较于烈火焚烧。
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更让人害怕,也对军队士气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