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章 后记与外传(1 / 2)天下谋士首页

张良仙去,陈平这样评价他:“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

后来,陈平按张良所授之计,于吕后病逝后,联合灌缨与周勃,巧妙地铲除了诸吕势力。并暗中迎立代王刘恒为汉文帝,实现了西汉初政权的又一次平稳过渡,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后辅佐汉文帝,继续执行以道治国之策,开创了文景之治,使得汉族王朝得到了迅速的复兴。

至于为啥子陈平会完全按照张良的意思去处理这些事情,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陈平对张良是以之为师般对待的。特别是拥立汉文帝,按史载,陈平在与周勃商议立谁为帝时,完全是按道家标准来选择的。代王刘恒温俭恭良,稳重勤勉,把代地治理得很好。虽然在讨伐诸吕中寸功未立,但仍然得到了陈平与周勃的一致认同,可见陈平的意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人对张良也是赞誉有加。此处就略取一些来看看张良的功绩与影响吧!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文学家扬雄则说:“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聩。”

班固评道:“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赫赫钭军,受兵黄石,规图胜负,不出帷幄。命惠瞻仰,安全正朔,国师是封,光荣旧宅。”

诸葛亮则感到奇怪:“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刘邵则说:“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裴松之言道:“张子房青云之士,诚非陈平之伦。然汉之谋臣,良、平而已。”

李白有诗赞之:“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王安石也有诗云:“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世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司马光则说:“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辩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加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阳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而民间则相传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张师山。张良老师隐居之山命名为张师山,位于湘、鄂两省三县(通城、平江、岳阳)交界之所。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张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伐桂书院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大埚山谷中,伐桂书院古石碑仍存。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