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龙河爆发交战之时,常心也立即展开了支援。
经过和多尔衮的几番交手。
他也大概摸清了多尔衮的打仗风格。
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谨慎。
另外就是机动性极强。
实际上常心就忽略了清军行军速度的问题。
历史上李自成能把北京弄丢,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行军速度太慢。
多尔衮用一天时间就能从山海关打到北京,但李自成可做不到用一天时间就赶到山海关。
包括清军的追击,李自成根本逃不过人家。
以前的常心就想过大规模训练骑兵,但是骑兵确实不是那么好培养。
好马能找到,但骑射却很难训练。
所以他修建了一条完整的从南到北的铁路,用于加快行军速度和粮草运输速度。
现在他的铁路从南到北,大致路线如下:
武昌——九江——襄阳——汝州——西安——北京。
可现在他所处的位置,在北京东面,想借火车的优势也做不到。
“高一功,现在我们的粮草还有多少?”
常心朝之前自己在谷城俘获的将领高一功问道。
高一功并没有属在农民军麾下,而是被常心编入了常家军内。
“大概还能支撑五日。”
高一功给了一個很清晰的答案。
常心闻言,暂时放下心来。
“从到山海关这的粮道已经疏通,将军不用担心粮草不够用。”
高一功对自己这边的粮草还是很自信的。
他们一路从襄阳行军到山海关,粮草一直都是带够了的。
并且山海关内,本就有粮仓,龙武营下的士兵都要吃喝,作为天下第一关,粮食还是管够的。
“那就行,只要粮草够,不怕他多尔衮。”
常心清楚的知道,多尔衮的军队虽然迅猛、谨慎,但却有粮草上面的硬伤。
人要吃,马要吃。
他要是一直待在对面的迁安县,保不准真会被饿死。
盛京都给他端了,多尔衮哪还有什么粮草补给?
两边似乎保持了默契想要干耗。
在青龙河两岸,一天就爆发了五六场小规模的交锋。
“哼!还真跟本王耗上了。”
多尔衮并没有继续耗下去的底气,按照他的计划,三天之后就必须撤军。
这第一天,看到对面这样的架势,他就隐隐感到了一阵不妙。
“为何他对北京的局势毫不在意?”
“他也在耗?他在等什么?”
到了夜里,多尔衮清点着自己这边的损失,一边捉摸着常心的目的。
“十四爷,要不别耗了吧,我们这边也没多少粮草了。”
“肃清王那边也没半点消息,现在到没到朝鲜还不知道呢。”
吴三桂依旧在劝。
“你给我闭嘴!”
多尔衮怒目而视。
“要不是你搞不清形式,谎骗于我,我们现在又岂会面对这种局面?”
“皇上也丢了,太后也丢了,山海关还没破。”
“你当初可是说要放本王一路直通山海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