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进城(2 / 2)明末混日子首页

每一次出手,每一条消逝的生命,似乎都无法在他心中掀起哪怕一丁点波澜。他就像一台冷酷无情的杀戮机器,只管实行预定计划,漠视着一切生死悲欢。或许曾经,他的内心也曾有过挣扎与彷徨,但如今,这些情感早已被岁月的风沙侵蚀殆尽,只留下一片荒芜与冷漠。

他内心的良知早就被抛弃在一旁了,价值观被打碎了又重新形成,不管你承不承认,人确实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就悄悄换了一种性格,现在的他,冷血且无情。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没有偏爱,将万物都看作刍狗(草扎的狗,古代祭祀时用,用后即弃);圣人也没有偏爱,将百姓看作刍狗。

圣人都这样了,更别说他了。虽然大家都说中华上下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又有几个人可以被尊称为“圣人”呢?再说,稍微了解就知道这些圣人都是因为各种需要被人为塑造的罢了。

曾经的张定秉持着传统的价值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种种波折,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过往那些陈旧的观念与信条。如今的他已然成为了一个范围内掌控全局、一言九鼎的“执牛耳者”,而非昔日那任凭他人摆布、随意收割的柔弱韭菜。

身份地位的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改变,更是其内心世界以及思维模式的彻底重塑。

作为一名“执牛耳者”,张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已截然不同于往昔。他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或是短暂的得失,而是以更为宏观、长远的视野去审视整个局势的发展走向。

张定以前不读书,家里为了激励他读书,就以屠夫举例子:“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就要像他一样去杀猪了!”张定很是害怕,觉得这些屠夫十分粗鲁,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人。

后面才知道,这些屠户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一年轻轻松松年入几十万没问题,而自己辛辛苦苦读完大学却还是找不到工作。再回去看到那些屠户,人家哪是粗鲁啊?人家是豪爽,豪荡不羁。

何况人家都说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又说“笑贫不笑娼”,果然如此,所以说,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呢?还是说,这只是人为造成的筛选,用来分流?

再看看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我读得了圣贤书,却管不了这窗外事,心生怜悯是我,袖手旁观也是我,共情是我,无能为力也是我,这情绪像尖刀一样不停的刺痛我的心。”张定迷茫了。

但是现在张定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杀猪的是人下人,杀人的是人中人,吃人的才是人上人!”

只是有些人手法粗糙,吃相太难看,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蛋糕变小了,已经顾不上体面了,大家都可以切身感受到了。

有些人手法高明,就好像犹太民族利用金融资本收割全球一样,手段温和,同时还进行文化输出,进行意识渗透,植入一些想法,让你以为是对的,这才是真的吓人。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本质上都是“吃人!”

鲁迅曾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