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实习,论文提交并答辩,四年学业即将结束,面临人生最重要的事项——分配。分配决定人生的起点,也往往可以预估整个人生。分配,一种是,学生自身搞定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直接向学校点名要人,一种是,用人单位向学校要人但未具体点名,决定权在学校。如果接收单位名额超过毕业人数,则毕业生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少于学生人数,可能会有一些毕业生回原籍,由原籍人事部门负责分配。
对于学生的分配,权限属于学校领导,班主任没有决定权。那些不想回原籍又无法自行搞定用人单位的学生,只有各显神通,向学校领导寻求帮忙。因此,毕业之前的学校领导,门庭若市,香火兴旺。
班会上,冷老师照本宣科向全班同学讲分配的规则——如果没有办法自行搞定接收单位,可以向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由学院统一安排分配;拒绝接受学院统一安排的,发回原籍。冷老师还坦诚,同学们不用就分配事项寻求班主任帮忙,自己一点权力一点办法也没有,分配指标掌握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手上,各自见机行事,看造化与功力。
对于毕业后的去向,同学们之间讳莫如深。这种事情只有成就之时,才算大功告成,提前泄漏消息,可能会被挖角。陈晨这种定向生必须回原籍,学校不能擅自放档案,否则原籍政府会有意见。地球人都知道,陈晨有个能通天的叔父,迟早会出来。
事关前程,没有人敢掉以轻心。即使是确定回原籍的陈晨,也在做弯道超车的努力。
陈晨在实习期间,与当地领导说好,最多回去工作三年,就要申请外调。人才外流是常见之事,领导并不在意,但定向生有规则,起码工作个三五年才可申请外调,特殊情况例外。经陈晨消磨,领导最后答应三年。在领导看来,陈晨在当地工作,以后要找陈教授顺畅得多,毕竟陈晨的进步还是需要当地照顾的。这事理解起来,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送太子出质。陈教授知道这些机巧,无论如何,也要把宝贝侄子弄出来,即使搞不到省城,周边城市也可以,不能待在老家。
林佳英与父母哥哥谈过分配,知道家人对此无能为力。她说明自己有意留在省城。父母对此表示支持,亦支持妹妹毕业后留在省城。父亲说小县城不是名牌大学生应该考虑的地方。林佳英说,在这长大,还在这工作,生活就太没有意思,主要是想换个生活环境,希望以后有条件可以接父母一起住。父母说有这想法这孝心就足够,还说女大不由爹,希望两个女儿都有出息能幸福。两个哥哥说两个妹妹真幸运,碰上好年代可读书上大学,自己初中毕业就出来干事贴补家用,父亲只知道疼女儿。林佳英读高中时,大嫂背后对大哥抱怨说,女孩子读书浪费钱,以后嫁人就是别家人,如泼出去的水。林佳英有向姑妈姑丈提到分配的事,询问两位长辈是否有关系可以关照。姑丈打电话给一位有点小权力的领导询问,收到的回复是无能为力。最后的结果,当然要林佳英自己想办法,身边至亲没有一位有能力相帮,不是他们不愿意帮。皇帝女儿不愁嫁,林佳英明白自个不是皇亲国戚,分配事项还得靠自己去努力。
天上不会掉馅饼,坐着只能待毙。林佳英与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寻找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期能有所收获。找人必须有起码的礼节,有礼在手,一袋水果,一条香烟,等等。父亲专门给女儿款项用于活动,虽然数额不多,但勉强够用。一轮走下来,水果是送出了好几袋,似乎效果并不太好,焦虑随着水果的送出而增加。经过深思,林佳英决定另辟蹊径,寻求冷老师帮助,期待打个冷门。
冷老师近来不忙,与好朋友钱干事现在很少联系,信懒得写,没有爱情可谈,晚上常在宿舍看书消遣打发时间。他当然知道钱干事现在是大忙人,里外应酬多,不可随便打扰。自己小平民一个,安身立命。冷老师的门可罗雀与学校领导的门庭若市,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对此视而不见,毫不介意,不打扰为难领导,安享属于自己的清静。
实习后,陈晨再没有给407室送水果。407室专门留着放水果的地方,已被其他杂物占据,宿友们似乎忘记水果的过往存在。陈晨的水果如投进池塘石头引起的小小涟漪,很快消失在水面。
这个晚上,林佳英先到冷老师宿舍楼下,确认冷老师在宿舍后,转身到校门口水果摊买几个苹果折回。她本来想空手而去的,但觉得自己与冷老师不存在空手而谈的关系。礼多人不怪,她想起这句话。
林佳英亭亭玉立出现在门口打招呼,让正在估案看书的冷老师很是意外。他马上意识到,不速之客单独到来,一定身怀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