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胆子大的男生找机会与林佳英接近,表示含蓄的好感。对于这些,林佳英没心思去区分是爱情还是友情。她认为,如果没有把最基本的目的表明清楚,就不等于爱情的宣示追求。对林佳英似懂非懂的含糊反应,男生不明就里,更多地局限于朦朦胧胧的暧昧状态,不敢再越雷池。男生的接近,没有影响到林佳英,却激发陈晨的斗志和决心。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向林佳英告白摊牌。
如何告白呢?陈晨为这事琢磨好几天。除了写信告白之外,他想不出更好更可行的方式。写信有天然的好处,对方收信后没有反应,这事可算无疾而终,彼此没有留下任何真实的故事情节;当然,可以分手为由要回信件,完整结束这段单相思。要是林佳英愿意接受追求,会以一种什么方式来表明态度,回信抑或约会见面?猜测和想象搞得陈晨一会上天一会下地,一会开心幻想一会沮丧幻灭,做事心不在焉,甚至洗澡时忘记带毛巾衣服,进入卫生间脱光才发现什么都没带。临门一脚确实有些为难,陈晨知道自己确实喜欢林佳英,也知道这种喜欢不敢保证能维持多久。再好的玩具一样,也有玩腻的时候。喜新厌旧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
陈晨已晋升为学院学生会生活副部长,等着部长毕业而转正。他兼任班生活委员,继续记录林佳英所收到的每一封信。陈晨对这些信件进行比对猜测,对本地邮戳的信件有一种天然的敌意,但还没有发现来自本校的匿名信。每次确认后,他都有点暗自轻松的感觉。近水楼台的对手比天涯海角的敌人,威胁来得更大更直接。
时间已经是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末,虽然陈晨依然与多位女生周旋,但还是觉得林佳英最好最漂亮。最终,他决定在林佳英回家过寒假时,写署名信告白,在信上留下自己老家的通信地址。如果林佳英有回信,无论是拒绝还是接受,则继续写信追求。如果没有回信,则等回到学校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主意已定,陈晨动笔。以前的匿名信,该说的话都写上了,自认为拼凑得不错。这一次是署名,也是那些句子,转换顺序,多几个词语。写求爱信促使陈晨多看几本书,有些正面意义。著名作家的情书名句,为有需要的后来者在求爱信中增添了色彩。
陈晨确认林佳英放假离开学校后,第一时间向学校的邮筒塞进告白情书。在把情书塞进邮筒的那一刻,他有点毅然决然,用手在邮筒口用力一拍,让信件掉进邮筒。这一次用了“岭南大学”印制信封,信封署上“陈”字。寄送地址字迹流畅,恢复本来面目。
回到家的第七天上午,林佳英刚吃过早饭,独自坐在沙发喝茶看书。邮递员踩着邮政绿色自行车,在门外叫着林佳英名字说有信。林佳英接过信件,看到信封,只以为是一封普通信件,并没有联想到是陈晨。
匿名情书催生林佳英一种期待的感觉,第三匿名信后这一学期的上半段,感觉尤为明显。她感觉自己已经对这个神秘的写信人动了感情,期盼着信件的出现。一连十几周没有任何只语片言的到来,害得林佳英开始怀疑对方的诚意,猜测对方可能放弃或者移情别恋,不同的臆测反反复复,此起彼伏。下半学期,林佳英渐渐地意识到必须努力摆脱对信件的期盼,告诫自己这不能算是真正的爱情,不能被一个隐身人搞得心不在焉。可是,每一次收到信件或者看到女生委员手持信件时,她又会产生有匿名信出现的期盼,只是因为失望的次数多,也有点不痛不痒了。回到家后,可能出现匿名信的念头却鬼使神差地强烈起来,林佳英心情杂乱无章思虑万千,甚至有点魂不守舍。她想,如果匿名人已经放弃,肯定不会再来信;要是再来信,那这么长的时间里,为何不写,自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