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3章 读《琵琶行》(2 / 2)勇者之恋,宝藏之秘首页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她自述原本是京城的女子,家住在虾蟆陵。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在教坊中名列第一。她弹奏完毕,曾让琵琶高手都佩服不已,梳妆打扮后常被歌女们嫉妒。五陵的富家子弟争相赠送财物,一曲弹罢,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用镶着金花的银篦打拍子,击碎了也毫不吝惜,红色的罗裙被酒渍玷污也不在意。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欢笑玩乐,美好的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然而,兄弟从军,鸨母离世,自己容颜渐衰,门庭冷落,只好嫁给了商人。商人重利,轻易别离,上个月去浮梁买茶。她独自在江口守着空船,环绕着船只的只有明月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忽然梦到年少时的往事,在梦中啼哭,泪水弄花了妆容,纵横交错。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听到琵琶女的遭遇,已经感慨叹息,再听到她这番诉说,更是悲从中来。两人都是漂泊天涯、沦落失意之人,相逢在此,又何必在乎是否曾经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诗人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自从去年离开京城,被贬谪到这偏僻的浔阳城,卧病在床。此地偏远,没有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住所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周围长满了黄芦苦竹。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只有杜鹃的啼血和猿猴的哀鸣。在春花秋月的美好夜晚,常常只能独自饮酒。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声音嘈杂难听。今夜听到您的琵琶声,犹如听到仙乐,耳朵一下子清亮起来。希望您不要推辞,再坐下来弹一曲,我为您写一首《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女被诗人的话所感动,站立良久,然后重新坐下,弹奏的弦声更加急促。这声音凄凄切切,不再像之前的曲调,满座的人再次聆听,都掩面哭泣。在座的人中谁哭得最伤心?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

《琵琶行》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音乐描绘和深刻的人生感慨,展现了白居易高超的艺术才华。这首诗不仅是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同情,更是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它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在命运的摆弄下,身不由己,漂泊无依。琵琶女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诗人曾经的抱负与如今的贬谪,都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

同时,诗中的音乐描写堪称经典,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动人的琵琶声,感受到其中的喜怒哀乐。

读《琵琶行》,犹如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程,让我们对人生的苦难与美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那些在命运中挣扎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与敬意。

---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您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和建议,比如对语言风格、内容侧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