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画面中有一条巨大的蟒蛇盘坐在地,头部却是人形,披着长发,面容肃穆。蟒蛇的下方是一堆石块,形状酷似生姜石,旁边还有一堆沙土。在它的左侧,画着一堆清晰的人形图案,右侧则是一些更小的符号,这些符号密密麻麻,上方有一条细长的线,仿佛从女娲的腹部延伸而出,像极了一根绳索。左右两侧的人形图案形成了鲜明对比,左边的人身强体壮,右边的符号则由简单的圈和叉构成。
剑平盯着壁画思考了许久,而璩峰举高火把,突然发现头顶上也有一些画。他抬头指着问道:“你快看,这是什么意思?”
剑平也抬头细看,发现头顶的壁画上有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画着几个闪电般的符号,似乎与女娲的身体相连。他思索片刻,终于说道:“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仪式,暂且称之为球状闪电仪式。从图画上推测,女娲可能是利用球状闪电的能量,通过这些生姜石来激发生命的征兆。这只是我的猜想。”
璩峰却满脸不以为然:“我可相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的出现和繁衍有着科学依据,绝不可能是神话中的女娲造人。”
剑平摇了摇头,未置可否:“我们回去再讨论这些吧,先看看洞穴尽头还有什么。”
剑平用手中的探灯照向洞穴的最深处,璩峰则把火把的光线也投向那里。洞穴尽头出现了一条小河,通向一个深不可测的沟壑。刚才壁画中那些身强体壮的人形图案似乎集中在这条沟壑附近,而其他地方则散布着那些简单的圈叉符号。再向前走几步,壁画消失了,路也断了。
正当剑平和璩峰准备离开时,洞穴尽头的墙壁突然无声地打开,露出一道缝隙,缝隙中有灯光透出。他们一时愣住了,接着发现缝隙后面坐着一位面带微笑的道士,他盘腿而坐,白发长须,抬起的手像是要从托盘里取什么东西。然而,就在一瞬间,这位道士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璩峰和剑平目瞪口呆。璩峰颤声问道:“你也看到了?”
“嗯。”剑平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毛二的声音从洞口传来,他大喊着让他们快点出来。原来,地下河的水位突然暴涨,河水从洞口奔涌而出,形成一个更大的瀑布,直落深渊。那轰隆声震耳欲聋,刚才他们在洞穴深处没有听见。整个山体在河水的冲击下开始震动,山上的生姜石往深渊里落去。
“看来我们要赶紧离开这里。”剑平一边说着一边准备绳索。
“子木,你在哪儿?”璩峰还是不愿意放弃寻找子木,但又没有任何办法。
“出去再说吧,这里肯定不再有希望了。”剑平催促着璩峰快往上爬,离开这里。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才爬出岩壁。一路上,他们摸到了骷髅,毛二被吓破了胆,一心逃命,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直到他们勾住了地面上的草根爬了上去,才发现这里正是璩峰小时候来过的地方,八爷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等他们回到寺庙时,天色已经蒙蒙亮。剑平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将记忆中的壁画绘制出来,并查阅了《山海经》,得出了一个结论。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人们一般理解为: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肠,就是女娲的肠子变化而成的神,他们拦断道路而居住在栗广的原野上。
其实,结合洞穴里的壁画可以推测出,女娲创造了两类人,一类是手捏的,另一类是用绳子沾水甩的。后人一般将其理解为富人和穷人,实际上,应该是智人和普通人,或者说是神人和普通人,甚至是神与人。十神指的是灵山十巫,或是指黄帝、炎帝,而另一类则是普通的人。还有一点,所谓的“绳子”其实并不是绳子,而是女娲的肠子,它们都呈细长状,后人误以为是绳子。壁画上的内容与《大荒西经》的记载基本吻合。女娲通过手拿生姜石并利用球状闪电仪式,造出了“人”,并将普通人四处散播。
在那个时代,这两类人应该形成了主人与奴隶的关系。早期社会的形成和分化源于这些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普通人是神的奴隶。那满山的骷髅应该就是这些奴隶,他们为神进行着一项惊天动地的工作。当然,神通过其神力和组织力帮助人类对抗自然灾害,保证他们的生息繁衍。这些奴隶才是真正的人,而那些神,可能由于体型巨大,需要过多能量供给,无法从自然环境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最终灭绝,只留下了人类。人体型较小,有限的供给足以维持生存。而那些人和现在的人在生理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没有所谓的进化。
剑平希望通过“山海图”中的造人启示,开启人类创造新世界的篇章。虽然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他也意识到一个难解的问题:就像屈原在《天问》中反问的:“女娲有体,孰能匠之?”意思是,女娲造了别人的身体,那她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从柳宗元的《天对》里寻找答案,因为他也曾经来到过这里,目睹了这一切,并写下了《天问》的答案《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