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开恩科(2 / 2)江山广厦首页

“你干什么,皇帝诏令今日不用上朝的,你怎么又来叫起!?”

一时房内鸡飞狗跳。

钦差在屋外站也不是走也不是。

“再不起,脑袋脑袋就没了,陛下旨意到了!”

闹了半天,才说出实情。

岳胜也是无奈,早知就不把她带回来了。

待收拾齐备,穿了绯红官袍,置案焚香,这才准备接旨。

然而,钦差带来的也只是口谕,并非圣旨。

听完口谕,三拜之后,岳胜这才起身,钦差小宦官赶紧上前搀扶。

“公公,不是我多嘴,这大年初一,陛下干什么把我们召进宫去,不是年前事务已然处理完了吗?”岳胜边走边问道。

“公爷所言不差,蒙各位鼎力相助,这才帮陛下把年前公务理毕,但是昨晚上陛下又写了几个条子,说是要开恩科、治田亩什么的……,小的没听楚,今日召公爷们进宫,八成就是这些事吧。”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照例请茶告辞。

岳胜整了整绯红圆领绸袍,擦了擦乌纱翅帽,换上了一副崭新的白底皂靴,这才骑马往宫内去。

话说如此这般疲劳的,还有参知政事常正德,但同时被召进宫的吏部尚书伍幼民、礼部尚书陆清便显得精神许多,原是二人只是六部堂官,既无决策之权,又无办事必要,自然休息得好。

“本来是不愿意召你们来得,这大过年的,不好夺你们欢情,但是朕突然想起来几件事,有点着急。”天章坐在养心殿正殿的椅子上揣着手道。

“陛下但说无妨!”常正德耐不住这么唠叨,于是抢先便说了。

“朕想开恩科!”

开科取士,此乃朝廷招揽贤才之道,网罗天下才子能人,使智贤之君子物得其用,上可安邦定国,下可抚化百姓,明伦之人调理天下之礼治,智算之人运筹朝野之度支,勇武之人奋发千军之锋锐,则是乾坤可定、四海可安、夷狄来朝、蛮戎拜服。

开恩科无论如何对国家有益,更何况如今朝里朝外尽需人手,能求得仁智礼义廉之贤士便是再好不过。

天章一言一出,堂下却是鸦雀无声,一来朝廷忙于前线战事,无暇开科;二来国朝新立,局面未稳,说不得便会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作乱;三者最重要的,也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便是由主持开科的座师招揽来大批学生后必会形成影响朝廷局势的举足轻重之力,愿意当这个出头鸟的,陛下会不会放在眼里,众臣会不会倾服。

因此,无论是身为国公、除来不懿和高世恭外权势最高的岳胜,还是权掌官员升黜、考绩官员能力的吏部尚书伍幼民,考虑到如今高世恭权位日益壮大、来不懿行为如常而皇帝却从未表明心迹的朝堂局势,但反驳皇帝的赤诚之心貌似又不合情理等情况,无奈只能毕恭毕敬地站在堂下一言不发。

无论二人如何认为,副宰执常正德和礼部尚书陆清却是想得简单。

他二人敢想敢说自然是有些原因的,一来常正德出身书香门第、德才兼备,受徐天章赏识,且能力过硬,这才做了参知政事,辅佐来不懿及皇帝处理朝政,因此他既不惧朝廷任一方力量,也不愿对朝廷大事拖拖拉拉,二来陆清确实是一心为国效力,不愿卷入朝廷风云。

所以待上下气氛都有些尴尬之时,常正德首先开了口。

“陛下,开科取士固然利国利民,但如今战事吃紧,确实不好抽身负责科举。”

陆清却毫不犹豫地反驳。

“陛下,臣以为,择一能臣贤士主持科举,必能为我大夏揽来四方志士。”

天章是想开科的,陆清此言无疑给了他极大助力。

“那么……,哪里找能臣贤士呢?”

天章任性地直绕过常正德提出的难题,单刀直入地与陆清聊了起来,显然他是不管如何都是要开这次科的。

“陛下,臣毛遂自荐,愿担任此次科举的主考!”陆清说这话之前俯着身子斜睨了下两边众臣,稍加思索后才鼓起勇气下跪喊道。

自适才能臣贤士一语,天章便知道陆清会这么说,想起去年提拔他做礼部尚书时他那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神态,就认定他势必会掀起番更新吏治之风来。

“好,陆卿身为礼部尚书,朝廷重臣,饱读诗书,通晓礼仪又学富五车,担任此次科试主考,再合适不过。”

就在这般全然不顾朝廷局势的任性下,一场由皇帝意志特加的恩科考试便如此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