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才用手中的铅笔,将脑海中那个灵光一闪的物品快速的涂画在了笔记本上。
主体为汽油桶,桶的前部有着两个支架,用以支撑着桶口处于朝上的状态。
这是什么?
在涂鸦吗?
自然不是。
别看只是一个大口径的圆柱汽油桶,但它却是一个能将炸药包抛飞出去的发射器。
我军很早时期就开始使用炸药包了。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因大炮急缺缘故,又根据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对炸药包的使用更加广泛起来。炸路桥,炮楼,火车等等随处可见。
我军所使用的炸药包里所使用的炸药,都是粉末状的。类似现代炸药那种固体块状形状的,非常少见。所以,这些炸药实际使用的时候,需要把这些粉末状炸药,捆起来,再插个雷管,雷管连接导火索,导火索连接拉火管。实际使用的时候,拉火管一拉,人跑开就行了。
虽然使用简单,但危险性也是非常的大。
从方才那两位军工人员的谈话便可知晓,想要去炸掉敌人的炮楼、碉堡之类的,需要咱们的战士抱着炸药包冒着敌人的炮火前去。
其过程自然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会倒在前行爆破的路上。
经典影视《董存瑞》里最后解放隆华中学片段,便有不少战士手抱炸药包,冒着敌人的炮火去炸敌人碉堡的镜头。
尤其是最后,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炸掉敌人桥型暗堡的那一幕,更是震撼人心。
平复心中激荡的情绪,赵三才的眼光再次落在了笔记本上。
看着本上所涂画的圆柱形大油桶,他的脑海里也浮现出了它的名字——飞雷。
它是我军后期战争中,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官兵们自主所创造的一种令人丧胆的武器。其主要作用就是用汽油桶做炮管,底部放个小炸药包,中间放隔板,隔板上再放一个圆柱盔形炸药包。点燃小炸药包,就能把圆形大炸药包犹如炮弹一般给发射出去。
这种利用发射药作推力的炮管,一般能把十公斤的炸药包抛射到150-200米的距离上。
至于威力如何,赵三才也是在一资料上看到过相关记录。
四八年,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敌军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包围于宿县西南的双堆集。12兵团黄司令组织兵力利用地形构筑了大量地堡、交通壕,还把几百辆汽车联成一圈,并用沙土装满打造出了一条核心防御圈,构成了里外三层的防御体系,他们认为我军炮火不强,这样的防御肯定够用了。
孰料,我军先是通过土工作业,在对方工事前几十米处挖出埋设飞雷的战位,敌人的防御工事就这样暴露在飞雷的射程内。
之后,我军发动总攻,率先攻击12兵团第10师坚守的李围子。敌军黄司令在李围子布置了整整两个团的兵力,却是被一击而破。事后,敌军称我军使用了一种毁灭性的武器,只用半个小时就摧毁了敌军苦心经营、被称做固若金汤的集团工事。
李围子成了一片焦土。许多俘虏被炮火吓傻了,一个个面色如土,连声惊呼太惨了!太可怕了!敌军第10师特务连一个伤兵说道,当你们的大炮排放时,整个村庄都在地动山摇!敌特务连总共一百来人,至少有八十人死伤。
其实,这根本不是大炮,而是我军180余门飞雷的威力,这些炮交替进行了三轮发射,按照每门炮每次射击二十千克炸药量计,我军在二十分钟之内向方圆一万平方米的黄司令兵团主阵地抛射了差不多一万千克炸药。
被俘的敌军官兵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奇怪的大家伙可比大炮厉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