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所以只剩了湘云一人宽慰他,因说:“你是个明白人,何必做此形景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姐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倒是他们父子叔侄纵横起来。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黛玉见他这般劝慰,
不肯负他的豪兴,
因笑道:
“你看这里这等人声嘈杂,
有何诗兴。”
湘云笑道:
“这山上赏月虽好,
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
你知道这山坡底下
就是池沿,
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
就是凹晶馆。
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
这山之高处,
就叫凸碧;
山之低洼近水,
就叫作凹晶。
这‘凸’‘凹’二字,
历来用的人最少。
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
更觉新鲜,
不落窠臼。
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
一明一暗,
一高一矮,
一山一水,
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
有爱那山高月小的,
便往这里来;
有爱那皓月清波的,
便往那里去。
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
林黛玉道:“也不止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姐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食来,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
湘云笑道:
“倒是他们睡了好。
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
近水赏月如何?”
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湘云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
黛玉笑道:
“正是古人常说的好,
‘事若求全何所乐’。
据我说,
这也罢了,
偏要坐船起来。”
湘云笑道:
“得陇望蜀,
人之常情。
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
说贫穷之家
自为富贵之家事事称心,
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
他们不肯信的;
必得亲历其境,
他方知觉了。
就如咱们两个,
虽父母不在,
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
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湘云听说,
恐怕黛玉又伤感起来,
忙道:
“休说这些闲话,
咱们且联诗。”
正说间,
只听笛韵悠扬起来。
黛玉笑道:
“今日老太太、太太高兴了,
这笛子吹的有趣,
倒是助咱们的兴趣了。
咱两个都爱五言,
就还是五言排律罢。”
湘云道:“限何韵?”
黛玉笑道:
“咱们数这个栏杆的直棍,
这头到那头为止。
他是第几根就用第几韵。
若十六根,
便是‘一先’起。
这可新鲜?”
湘云笑道:“这倒别致。”
于是二人起身,
便从头数至尽头,
止得十三根。
湘云道:
“偏又是‘十三元’了。
这韵少,
作排律只怕牵强,
不能押韵呢。
少不得你先起一句罢了。”
黛玉笑道:
“倒要试试咱们谁强谁弱,
只是没有纸笔记。”
湘云道:
“不妨,明儿再写。
只怕这一点聪明还有。”
黛玉道:
“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吧。”
因念道:
三五中秋夕……
没想到,二人这一联诗,就成就了那《石头记》里,最经典的一款。
可见这事情都是,有意为之,未必能成,无意为之,倒成就了。
这个道理,以湘云、黛玉之慧根自然是极明白的。那后山上正在赏月的妙玉,当然就更明白。那佛法里早就说了,
所谓机缘巧合,
其实都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