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童子科试(1 / 2)履霜操首页

东方既白,宣德门楼顶上的琉璃瓦,在晨曦中闪耀着璀璨而庄严的光辉,五扇宏伟的朱红大门,其上金钉闪烁。砖石镶砌的城墙上,雕镂着龙凤翱翔、云卷云舒的图案。巍峨矗立的宣德楼雕梁画栋,栋梁及屋脊上的各色雕刻和彩绘,无不彰显着皇家的非凡气派。

四位童子科士子,身着儒衫,脚踏青云履,在宣德楼门外等候着。其中赫然有一位女子婷婷而立,正是在父亲陪同下,来到京城参加考试的林幼玉。

立于皇城门前,此刻幼玉不禁手有些微微发抖,心跳如鼓,在踌躇满志又忐忑不安中思绪翩迁。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注1),道出多少士人的心声。平日里,私塾先生再三言道,当今太后和官家执政以来,不断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恢复制举,增设科目,可谓不拘一格招贤纳士。

自己虽身为女子,但一直心驰神往。有天读到晏殊的词,想到他十五岁参加童子科试一举成名,突然发现童子科试并未明文规定限定男女,凭着一股意气,央告爹爹同意自己报名参加州府选拔。原本以为会无功而返,不料被知州大人一眼看中。

京城选拔考试中,面对中书省精心挑选的四十三部经书,自幼一目十行、记忆惊人的自己从容应答,通过重重考核,让一众考官大为惊叹。

那天醉后对崇嘏夸下的海口,即将成真了!幼玉想到与崇嘏做别时,崇嘏毫不掩饰的艳羡;继母因长媳生产在即,无法亲自陪自己来京城,临走时的千叮万嘱;爹爹得知自己要参加殿试面圣,那喜忧参半的神情……

但她想的最多的是,倘若不是当今太后当政,这一切如何能成为现实,她心底油然而生对太后的顶底膜拜。

一阵鼓乐齐鸣,宫门徐徐开启,在礼官的引领下,幼玉随同其他童子科士子,走过宣德楼,缓步走入皇城大殿。他们经过一道道宫墙,穿过一扇扇宫门,最后抵达崇政殿。

行三跪九叩之礼后,一位身着朱色朝服的官员,拆封考题并开始高声宣读。众士子认真聆听着,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考题为写诗、赋各一首,幼玉心中默念考题,将心神凝聚,在书案前坐下,闭目沉思片刻后,文思如泉涌,她开始提笔蘸墨作答,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一番评审过后,只听得内侍官宣读:“传江南西路洪州府童子科士子林幼玉,御前觐见,以询其才学。”

幼玉当下不明所以,心中一阵慌乱,但随即想起爹爹一路上教授的各种礼仪和应对,起身踱步上前,屈膝跪拜道:“江南西路洪州府童子科士子林幼玉,参拜吾皇和皇太后陛下,愿吾皇和皇太后陛下万寿无疆!。”

一个中气十足的女声响起:“适才众位大学士评审,一致将你推为第一,一介女子,有此奇才,吾(注2)欲亲自考校。你即刻在一柱香内,以育才造士为为国之本为题,即兴完成一首五言律诗。”幼玉被这声音震慑住,她马上意识到这是当今皇太后刘娥。

殿内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太后的要求不可谓严苛,但见幼玉眉黛微蹙,伏案运笔,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已将完成的诗作双手呈上。

“妙手从心得,接花如有神,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

雍也本犁子,仲由元鄙人,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注2)

太后读罢,不住点头称赞:“果真才思敏捷,此诗托物言志,深蕴哲理,用典得当,又彰显我朝对天下士子的厚待。虽未严格符合律诗之规则,但如此短时间作成,亦瑕不掩瑜了。”

幼玉心中暗喜,但太后那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你且以《民鉴赋》为题,即刻再作一篇赋文。”

此时朝堂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幼玉身上。不料幼玉面露难色,随即俯身长揖,正色说道:“此题臣妾前日温习功课时已作,恕臣妾无法遵照圣意。”

幼玉话音刚落,满座皆惊。有一位头戴进贤冠,身着紫色朝服,手捧象笏的白发男子出列,厉声喝道:“大胆妇人,竟敢如此轻侮尊上!”

“曹爱卿,稍安勿躁。这位女士子如此诚实,实乃德才兼备!”皇太后此刻的声调却变得温和平静,她和蔼地望向幼玉:“你且起身,抬头让吾看看。”

幼玉磕头谢恩,站起身缓缓抬起头来。大殿正中央,龙椅高悬,上面盘踞着五爪金龙。一位白面无须的青年男子身着云龙红金的绛纱袍,头戴通天冠,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容虽敦厚庄重,但难掩一股英气,正是当今天子赵祯。龙椅后方,有一道珠帘,太后的声音是从那里传出,但隔着珠帘,幼玉无法一睹凤仪天威。

“文如其人,果然是一位品貌双全的女子!”太后仔细端详着幼玉,暗暗赞道。但她不动声色地把目光扫向群臣,只见众位大臣大多面无表情,有几位老臣还不住地摇头。

太后心下一沉,招手唤内侍官近前,低语了几句,内侍官又走到皇帝身边躬身请示,见皇帝颔首后,趋步向前高声宣告:“请四位的童子科士子先行退下。”

幼玉退出殿堂,才发现背后已被汗水湿透,她努力控制着步伐不至于趔趄,刚才的一幕幕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但她分明记得太后的每一句赞许。

按当朝惯例,童子科试优异者,朝廷会赐以进士出身,这意味着她有可能入朝为官,实现平身抱负,幼玉心中的狂喜无以复加。

几天后的承明殿上,气氛紧张,太后隔着珠帘,脸色铁青,正恨恨地瞪着大殿上黑压压跪着的臣子们。

按照太后的原本设想,今天常朝,对着殿上叙班站立的执宰大臣和一众高级官员,皇帝照例问一句:“众位爱卿,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这时礼部侍郎适时出列上奏,提议赐童子科女士子林幼玉进士出身。皇帝象征性地咨询下众臣的意见,然后准奏,颁发册封诏书,一切顺利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