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古都城典范-长安(2 / 2)遗落长安四十年首页

一个坊的面积是0.77平方千米,相当于100个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每个坊布局相同,都有高大的夯土围墙,这些围墙2米厚3米高,坊内有十字街道,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有四个坊门。

因为皇宫在城北,所以王公贵族主要聚居在城北的坊里,长安城内繁华程度由北向南递减,越往南越偏僻。

长安城的市坊都有固定的开放与关闭时间,里坊每日都由坊正(类似居委会主任)负责坊门的启闭,凌晨5:00自宫皇内“晓鼓”声起,诸街鼓顺序敲动,坊门开启,鼓要敲到天亮为止,每晚19:00,各坊鼓声敲响关闭坊门,从晚上19:00到第二天5:00,坊门不许出入。

夜晚实行全城街道严格宵禁,如果有“犯夜者,笞二十”,即便是官员也不例外。

全年当中,只有上元节(元宵节,正月十五)前后三天,长安取消宵禁,方便百姓在城内随意行走,四处赏灯。所以这个时间段成为了现代很多描写唐朝的电视剧中浪漫故事发生的背景。

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包容性最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仍然没有之一。鼎盛时期几乎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长安城做生意。在当时的周边国家中,小老弟日本对唐长安城最为仰慕。当时唐王朝无论是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而日本仍然是积贫积弱,他们对唐文化的吸收学习非常积极。当时遣唐使者往来频密,不单学习唐王朝的文字,还学习我们的礼仪、服饰、茶道、建筑、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著名的鉴真东渡也是发生在唐朝,他对日本的佛教建筑和相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就城市规划及建设而言,唐长安奠定了亚洲东方城市的“标准”,此后中国其他朝代以及日本朝鲜越南和一些东南亚城市的规划布局均受长安的巨大影响,有的甚至完全仿照长安城进行建设。

当时的日本国在多个方面对大唐文件进行复制粘贴,京都、奈良的复制最为全面,其中又以奈良的“长安”化最为明显,因为整座奈良城都是按照唐长安城的风格建造的。所以现在很多游客到了奈良城,感觉就像是穿越回到盛唐长安城一样。而且有意思的是,由于保护完好,奈良的整体古风甚至比现在的西安还要好,不过,近些年XA市对唐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非常重视,情况比早些年好很多了。

当时的奈良还叫平城京,除了都城内外的建筑依照唐长安城建造外,官民所穿的服饰也和唐长安官民的高度类同,如果陈大米穿越到古奈良,肯定是以为自己穿越回唐长安城了。不过平城京并不像长安城一样拥有坚固厚实的城墙,也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集市里主要是本土的居民。

当时的日本平城京面积大约是唐长安城的四分之一,人口不到长安的五分之一,不过却是唐长安城的最佳高仿版,只是平城京的风光史有点短,原因是日本迁都了。公元794年,日本朝廷迁都到旁边的平安京,也就是现在的京都,平城京的高仿打造就此嘎然而止,不过,平安京很快就接过了高仿的大棒,京都很快又出现了另一座高仿版“长安城”。

奈良城虽然仅仅风光了74年,不过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里,由于用心打造,留下了不少经典建筑,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大寺、春日大社和兴福寺。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奈良的人文还是很有魅力的,当然咯,像陈大米这样见识过真正唐长安城的人来说,奈良城这种高仿城市根本不值一提。

兴福寺和京都的金阁寺、银阁寺等佛寺一样,都是日本园林式寺庙的代表,无论是大殿的建筑风格,还是佛塔的格局都保留着隋唐遣风,我们中国的游客来到这些地方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位于奈良公园内的东大寺是最受国内游客喜欢的日本寺庙之一,这坐古寺又称大华严寺,已有一千两百百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这座佛寺的建造动机主要受武则天影响。

当时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建造天堂,又在龙门石窟雕刻卢舍大佛,有感于此,当时的日本皇后力劝天皇发愿建造东大寺。

不仅奈良城内的皇宫、寺庙仿照唐长安城内建筑,甚至奈良城内也有一条朱雀大街,不过这高仿的朱雀大街还是比原装朱雀大街逊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