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把这段思想纳入进来,好好运作呀!!!
好吧,三条线路,心理咨询,写作,吉他。
林翔觉得自己内在的管理者似乎在运用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有三个主营业务。
心理咨询这个主营业务是主要可以带来收入的一个。但是业务量稍微有点萎缩,所以管理者需要在这条线路上尝试如何打开销路。
写作这个业务不是主营业务,属于新发展的一个业务,虽然现在没有办法赚到钱,没有产生收入,不过潜能还是无限的,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持续发展。
至于这个业务是否要做金钱上的前妻投入,这个还没有确定下来,需要董事会共同决策,需要开个会再议。
吉他这个线路完全属于没有营收的一条线路。林翔感觉自己有点进入角色的,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确需要转换视角看待问题。
吉他属于公司业务领导的主要爱好,可能还是爱好之一。
这个线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但是不会产生营收是确定的了,但是仍然会有收获和作用,是可以让业务领导放松开心的,属于增加内在劳动力的方面。
内在劳动力这个说法不是很专业,其实就是内在动力,行动驱动力这里。相当于降低成本。
但是因为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时间精力也算是成本,所以从收入支出的经济学角度来看,一定是不划算的。
但是如果阻止,会降低产量,因为阻止爱好一定会导致业务部门工作质量工作态度下降,那要怎么办呢?
这是林翔给自己的管理者提出的一个问题。不过林翔知道自己其实就怕发现不了问题,而不怕解决问题。
林翔尝试着在自己内在管理者的位置上稍作停留。
管理者这个内在的功能,林翔觉得非常的感兴趣,因为这个面相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内在拥有的,但是却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的一个功能。
现在尝试着拟人化出来,其实林翔是有很多期待的。
的确没使用过。林翔在管理者这个位置停留的时候,林翔发现自己以前机会没有对自己进行任何管理。
这么说其实可能并不是很客观,但是林翔觉得就算以前有过,也是无意识的本能驱使的,自己并没有留意过。
但是林翔觉得现在去发现,去使用这个功能也不晚。
对自己进行管理,这个感觉是自己需要的。林翔在收入和支出上经常是稀里糊涂的,不太清楚自己收入是多少,支出也比较随意,很多时候都是大概知道可以平衡,然后就任由自己躺平。
有一个词冒了出来:放纵。
对,是这样的,林翔觉得自己对待自己经常是很放纵的状态。
其实放纵也不见得不好,会让自己觉得很自由。但是后遗症会呈现的越来越明显。当自己的收入支出已经积累到无法平衡的时候,自己就会心慌。
而且这种心慌同时会伴随着很多的自我责怪。虽然可以安抚自己,但是整体的感觉并不好。
但是自己有一次心慌的经历,被自己的分析师安抚的很好。
林翔的回忆慢慢的打开了一些。林翔当时欠自己的分析师很多咨询费,而且欠了很久。
虽然分析师没有管林翔追债,但是这种积累的感觉有点压的林翔喘不过气来。林翔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不过林翔还是鼓起勇气和自己的分析师谈论了自己的担心。这个谈论的效果其实非常好。
林翔的分析师了解了林翔的担心之后,没有尝试安慰或者安抚林翔。也没有责怪林翔。
只是尝试着帮助林翔计算一下一共欠了自己多少费用,如果做一个长期的计划,每个月还多少是让林翔觉得没有压力的。
如果这个金额有点压力,那么再降低,降低到林翔觉得没有压力的金额为止。
当最终这个计划呈现的时候,林翔觉得自己内心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可以还上钱的希望。
这个回忆来到了林翔这里,是要告诉他些什么呢?
林翔尝试着把这个部分和管理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自己的分析师在使用一种管理的功能。当把事情了解清楚,有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个事情就不会像一座山一样压着自己了。
同时林翔也感觉到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可以使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
这个功能林翔也觉察到和思维的功能很靠近,实际上属于一种自己的确并不熟悉的功能。不过不熟悉不代表没有,只是代表自己不经常使用,或者使用起来比较费力气罢了。
林翔觉得很开心,想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身上也获得了一种轻松的感觉。
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发现问题,面对问题,等待解决方案,然后解决问题。
这样是一个逻辑的过程。对于逻辑林翔的确不熟悉。
不过逻辑却体现在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林翔回想自己老婆这方面就做的非常厉害,什么事情都是提前准备很长时间,当然也不是很累的准备,就像平时呼吸一样,有空就做一下,有空再做一点,然后当真正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无穷的底气。
林翔知道自己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收入降低的问题。那么之前也推理过,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个案。
之前很多时候好像也推导到了这一步,但是好多阻碍出现了,使得林翔止步不前。
其中一个阻碍就是,如果自己主动找来访者,是不是目的就不纯粹了?自己是为了钱而找人来自己这里做咨询,一个不纯粹的目的怎么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这个阻碍其实林翔感觉自己已经解决了。因为自己也了解不能过于对自己理想化。自己作为咨询师,也是人,也是需要有收入来应对自己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