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农村,姐弟三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的收入主要靠种地和父亲外出打零工。那个年代,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跳出农门的出路就是上学和当兵。我小学就得了近视眼,所以大抵也只剩上学这一条出路了。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我只能咬牙争气,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紧衣缩食,咬紧牙关供我们读书。
2004年我参加高考,但自己发挥的不是很好,没有达到平时模拟考试时的水平,刚刚超过二本线10分。那时的我也有了些叛逆,总嫌父母唠叨和被父母约束,一心想着通过去外地上大学离父母远一些,进而摆脱父母的束缚。人有时就是这么矛盾,如今成家了,立业了,父母也年纪大了,却拼命想离家近一些,能够更多的照顾父母,尽尽孝心。
我记得所有的志愿都填写的外地省份,有陕西、四川、江苏等等,最后我被南方一所二本院校录取,万幸的是我超过学校录取分数线2分,但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有时候觉得命运真是很神奇的东西,你在哪上学,在哪工作,和谁结婚等等,冥冥之中仿佛都有定数,你拼命挣扎,拼命努力,最终也跳不出那个圈,而你拼命奋斗追求的,却是别人一出生就拥有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小城,青山绿水,绿树环合,河道遍布,街道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绕着环城路走上一圈儿,也用不来一天的时间。市内有三座不高的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当地人讲,就是由于这三座山坐镇,这里才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我是第一次进城,之前没有逛过超市,也没有坐过公交车,看着高楼耸立的街道,绚丽多彩的霓虹灯光,来回穿梭的汽车,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一切感到新奇而又深深的自卑。同学们大都来自本省或者省外的城市,他们谈论的都是名牌鞋子和品牌衣服,而我脚上穿的是花20块钱买的一双旅游鞋,他们的谈话我根本听不懂。
慢慢的我也适应了城市生活,和同学之间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一起去逛街,一起去吃饭,一起去超市等等。但是刻在骨子里的自卑是无法磨灭的,大学期间我不敢谈恋爱,不敢参加娱乐活动,不敢公众场合讲话,除了上课和做家教的时间,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在图书馆写作业,看闲书,一看就是一整天。
大四下半年,基本就没有课了,主要是实习和写论文。我们需要在教专业课的老师中选择一位导师,指导我们写论文,一个导师需要带四个同学。我和另外两个男生L和G,都属于成绩较差,没有导师愿意带,最后分配到同学们都不愿意选的一位导师。我的成绩还好一些,没有挂过科,也不是自己不努力,只是对专业提不起兴趣,对这些知识怎么也弄不明白,自己可能真的没有这方面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