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幕低垂,握手巷内灯火阑珊,居民们围坐在巷口的老槐树下,议论着白天的种种。苏晚晴和赵婉芬坐在一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吴伯则在一旁默默地抽着旱烟,眼神深邃。
“晚晴,你觉得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赵婉芬率先打破了沉默。
苏晚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现在的情况很复杂,法庭上的辩论虽然暂时为我们争取到了时间,但开发商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我们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知道握手巷的故事,让社会舆论站在我们这边。”
“对,咱们得利用网络的力量!”赵婉芬突然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我可以把我的艺术展搬到网上,用画作讲述握手巷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坚持和抗争!”
苏晚晴闻言,也露出了赞许的神色:“这是个好主意!我也可以通过我的法律博客和社交媒体,发布关于握手巷案件的最新进展,揭露开发商的不法行为。我们还可以发起一个网络声援活动,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关注到握手巷。”
吴伯听了两人的话,也点了点头:“嗯,网络是个好东西,能把咱们的声音传得更远。我也把我那些老照片和故事整理一下,发到网上去,让大伙儿看看握手巷以前的模样,感受感受这里的人情味。”
说干就干,三人立刻行动起来。赵婉芬开始筹备网络艺术展,她精心挑选了数十幅描绘握手巷生活的画作,每一幅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和回忆。苏晚晴则在自己的法律博客上连续发布了几篇关于握手巷案件的文章,详细剖析了开发商的违法行为,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握手巷的居民。
而吴伯,则找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一张张翻阅着,仿佛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岁月。他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照片,配上详细的文字说明,发布在了一个新创建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这些照片,有的记录了握手巷的繁华景象,有的则是居民们日常生活的温馨瞬间,每一张都让人感受到握手巷的独特魅力和人情味。
网络上的声援活动很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赵婉芬的艺术展吸引了大量的网友观看和转发,许多人被她的画作所感动,纷纷留言支持握手巷的居民。苏晚晴的文章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不少法律界人士和社会知名人士都站出来为握手巷发声。而吴伯的老照片,更是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和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要支持握手巷,保护这片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就在网络声援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了。开发商竟然也利用网络发起了一场反击,他们雇佣了大量的网络水军,在网络上散布关于握手巷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试图混淆视听,抹黑握手巷的居民和他们的抗争行为。
一时间,网络上关于握手巷的舆论变得复杂起来。有人支持握手巷的居民,认为他们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和文化遗产;也有人被开发商的谣言所迷惑,开始质疑握手巷居民的动机和行为。
苏晚晴和赵婉芬看着网络上的舆论风向,心中焦急万分。她们知道,如果不能及时澄清事实,揭露开发商的阴谋,那么握手巷的未来将会更加艰难。
“晚晴,我们得想办法应对开发商的反击!”赵婉芬急切地说道。
苏晚晴点了点头,眼神坚定:“没错,我们不能让开发商的阴谋得逞。我们要用事实和证据说话,揭露他们的真面目。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网络声援活动的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握手巷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