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蚊帐(1 / 2)小民的日子首页

三子家有两顶蚊帐,纱布的,在那个年代做蚊帐的用料只有纱布。在当时农村不多见,不少人家没有蚊帐。

一般人家用棒头胡子就是玉米须晾干后搓成绳子,点着火后熄灭明火,用文火熰出的轻烟熏跑熏死蚊子,达到驱蚊的目的,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土办法。这种轻烟于人影响不大,在人的承受范围之内。

这种绳子又被称为火绳,一些抽烟的老人,会让它用文火一直燃着,用来点烟以节省火柴,大炮筒就用这个。老年大炮筒整天拎着火绳提着小板凳,佝偻着腰,颤巍巍慢腾腾地端着瘦骨嶙峋的身子在庄上转悠,遇到闲人便放下小板凳坐下来。把烟袋头伸进小布袋里,摸索着装满按紧烟碎后,抽出烟袋含在口中,同时收紧装烟碎小布袋的口,就势用收口的棉绳在收紧的布袋口上绕一圈打个结。然后捏起火绳头凑近烟袋锅,歪着头,眯起干涩少泪浑浊无神的双眼,口中用力一吸,两腮瞬间瘪了下去,随即喷出一口浓雾,烟就这样被点燃了。边抽烟边与对面那人闲聊,不知不觉小半天过去了。

用火绳熏蚊子,火不能断,火一停蚊子就到。也有人家用干艾草熏驱蚊虫,效果比这个好,但不多见,很多人接受不了艾草燃烟的气味。为牛羊等动物驱蚊,要粗糙得多,使用干牛粪、稻壳、麦颖甚至湿草等不易燃烧燃料用文火熰出的浓烟就行,熏蚊时牛屋无法呆人。烟雾消散后,牛屋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蚊子不敢靠近。

以前纺纱技术不发达,棉纱品种也很单一,不像现在品种丰富繁多。蚊帐用纱就是普通棉纱,厚重密实,挡住了蚊子,也挡住了风,蚊帐内形成了一个封闭几乎没有空气流通交换的小环境,气温太高的时候睡在里面并不舒服。到了最炎热的时候,晚上还是要到社场去睡的。

三子家兄弟姊妹多,购买的纱布蚊帐是最大型号的。体量大用的纱布多,沾水后当然会更重,漂洗非常吃力,是一项重体力活。用水打湿后,先全部打一遍肥皂,泡上一小时,再动手洗。有时三子妈会把蚊帐放在大盆里用双脚踩,有时用搓板逐块搓,最后再用清水反复漂去除肥皂和污垢。拧干水分则需要两个大人抓紧蚊帐同时发力,密切配合。尽量多挤出水分,晾干才会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