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缘起(1 / 1)小民的日子首页

淮河下游有一个湖泊,大湖,全国第四大。大湖有一条人工开挖泄洪河道通向黄海,那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壮举。曾经黄河夺淮入海,在这里造就了辽阔无垠的黄泛区,曾经令人望而生畏流离失所盐碱平原历经数十年改造已经成为粮仓和菜园;留下的废弃老旧河道曰废黄河,懂得相关历史知识的人又称其为古黄河。但是无论如何称呼,都是一回事,本质就是一条被自然淘汰的废弃河道。

三子这一辈子,都耗在这一带了,没有离开过。从盐碱滩地的农村,到隔壁的隔壁县城谋生,无论是学习、生活、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兜兜转转,磕磕绊绊,辛辛苦苦,平平安安,惶恐与欣慰并存,就像这苍茫大地安静且平和,就像这澎湃大河奔腾不息,就像这浩瀚寰宇阅尽人间。

晚年的三子心想,这辈子就这样了:平淡无奇,缺少激情和澎湃。心里有些遗憾和不服气,这一点与阿Q有点像,鲁四爷和和尚干了的事,自己咋就没干呢;没遭遇啥大的挫折,更没有大起大落的刺激,仔细回味一件拿得出手的大事也没干成。值得颂扬的好事,没有;哪怕是有点影响的坏事,也没有。

三子没想到是,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日子过得平静而规律,得到的是内心的宁静和踏实。激情和澎湃充满了活力和挑战,但是伴随着的是压力和不确定性,需要具有强大的内心和适应能力,这是绝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

其实,平凡何尝不是伟大?平淡何尝不是成功?平凡是伟大的基石,伟大是平凡集中表现。走到幕前的平凡就是伟大,退居幕后的伟大就是平凡。湮没于历史之中的是平凡;永垂于历史长河的是伟大。

社会是多姿多彩、纷繁复杂的,各色人等、各色人生皆有相应位置。有人风平浪静,就有人波涛汹涌;有人扬名立万,就有人碌碌无为。人都是这样自觉地不自觉地前行着,日子都是这样被推着向前主动的被动的流逝着,由不得任何人。

三子是小名,农村人不讲究,父母懒得给孩子起小名,就按排行叫,老大、小二子、小三子、小四子、小五子、老六……就是在排行数字序号前加上“小”或“老”,有的在序号后加“子”,有的不加。三子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小三就是一个农村孩子的小名,还没有被赋予其他含义,不会产生歧义。小二倒可能有歧义,因为有了店,就有了店小二。排行最大和最小的,有的人家在序号前用“老”字不用“小”,以示对最大和最小的偏爱,大概是老大辛苦、老小可爱的缘故吧。例如姊妹六个,最大的按顺序叫小大子,最小的按顺序应该小六过小六子,但人们往往称呼为老大、老六。当然,这里的老大、老六与现在网上流行所说的老大、老六又是两个意思了。时代在变迁,词汇的含义也在不断地丰富。

农村孩子的大名,有的地方叫大号,在上学或者上户口时候才用到,平常都叫小名。当面称呼老大、小二,背地里则叫谁谁家的老大、谁谁家的小二,以示此小二非彼小二。倘若有谁冷不丁说出一个人的大名,庄子上人一般都会蒙圈,反应不过来。

三子,是母亲对三子的称呼,有时也称大三子,那是母亲对三子浓浓溺爱之情的流露。母亲对大姐也有个特别的称呼,大丫头;而大哥和小弟是没有的。小三子则是姐哥和邻居们对三子的称呼。三子上面有一个姐一个哥,所以三是总排行。农村有的人家是把男孩与女孩分开排序的。按男孩排,三子就应该是二。称三还是呼二?本质上与废黄河和古黄河差不多,一回事。大人们称呼小三子,一边倒,没有争议。堂弟堂妹表弟表妹姨弟姨妹及同一个庄子里同辈年龄比三子小的,称呼三子就有点乱了,有的叫二哥有的叫三哥,外人听起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这称呼,三子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被叫三哥还是二哥。年少时三子不爱说话,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与人招呼,无论是生人还是熟人,都是微微一笑。每每有人问及这个问题,他便嘴角向上一扬,虽然笑而未答未置可否,但也算是回答过了。其实在三子内心,对这称呼是矛盾的,甚至是焦虑的。叫三哥吧,与事实不符,三子上面只有一个大哥,二哥哪去了?矛盾。叫二哥吧,三子又感觉有些于心不忍。因为在三子家,父母一直强调、灌输男女平等的理念,并且事实也是这如此。如果叫二哥,又置大姐于何等地位呢?况且,在姐弟四人中,大姐对三子最好、三子与大姐感情最深。这事一直纠结到三子到外地上学、不再遇到庄子上人。其实三子真不该纠结,远的不说,就说他哥也有类似情况,人家就不纠结。纠结归纠结,别人想怎么叫还是怎么叫,这个三子决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