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镖师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在说,就算干镖师,也得把古代老岳父的“千里马”镖局再次开起来啊!
不过现在说那个还早,他还需要琢磨下开荒工具。
商量好没啥事儿大家就该干嘛干嘛了,而沈知秋父女还在堂屋,由沈知秋讲述,沈呦呦执笔画图纸。
没办法,虽然沈知秋知道那些工具咋做,但奈何他画画简直就是抽象派,画出来的东西,一般的时候自己都看不明白画的啥。
房山脚下,那边是荒地,大部分是高高的荒草,所以想要开荒,先得把荒草都给割了。
那么最好用的当然是六七十年代农民用的“衫镰”了
在那个年代割麦子比普通的镰刀速度快得多。
它有一个弯弯的木把,上面固定一张“网”,木把一边固定一根绳子,绳子一端固定在一个木柄上。
“钐镰”的开口处固定一个比较长的锋利的镰刀。
使用时,将钐子置身右侧,双手持钐子(右手握把,左手拉绳)用力向左抡,钐子呈弧线依次将麦子割下,割下的麦子倒在竹筐里。
钐子抡到身体左侧时“刹车”,将割下的麦子腾空,再开始第二次抡,以此类推。
不过用钐镰收麦,除了力气外,还要有一定地技巧,要掌握平衡,技术不熟练很容易受伤。
沈知秋让他闺女把钐镰的几个部件,竹筐、木架、大镰刀片、拉绳、木把、杆和手把都单独画出来,在画一个组合在一起的。
不过钐镰的刀片通常较长,有的甚至达到一步长,刀片薄而有弧度,像一弯长长的月牙,这样的设计使得打草速度更快。
明显现在他们手上的镰刀刀片的样式,做成衫镰也增加不了多少速度,沈知秋决定去县城落户的时候买一些生铁回来,让铁头打成衫镰刀片。
一般的农具铁头和他大姐夫都能搞定,就是可能有点忙,不过倒是可以问问里正,唐家村这么大,不能没有铁匠吧。
看着闺女用自己烧的炭笔,在纸张上把衫镰画出来,
沈知秋都想起了小时候,
麦粒的醇香在金黄的麦田中掀起了滚滚麦浪。
在浩瀚的黄土地上,那个时候大人们就是用这个工具,一人占一块地,手下“唰唰唰!”一边走一边割小麦,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片小麦倒下,如果能在空中看一定很壮观。
也不只衫镰,由于这个朝代已经有了曲辕犁和配套的耙,所以沈知秋还打铁锹给改成现代用的那种,古代用的真心不咋好使。
至于锄头啥的乱七八糟的这个时候已经都有了,这会儿剩下的沈家村汉子们就在院子磨锄头,镰刀啥的。
还得给以前从老家带出来的,一些叉子啥的头重新安个把手。
这不逃荒,带着农具不方便,但不带又舍不得扔铁,所以一般的人家把铁的部件都拆下来了。
他大姐夫就在做曲辕犁,到时候直接把从老家带过来的犁头儿安装上就行。
至于现有的镰刀,也可以先做成衫镰,到时候新的镰刀头出来一把换一把,也不耽误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