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布衣精神,法家问世(1 / 2)战国之布衣风云首页

在魏斯强烈的渴求下,子夏终于为他推荐了几个贤人,包括段干木、田子方等人,对子夏推荐的几个人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考察,可以说,几个人是各有所长,可是,魏斯的脸上似乎并没有多少喜悦,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但是在魏斯看来,只怕都难以让魏国迅速强大。

魏斯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看来这世间事,并非事事都能诚心如意,疏忽几个月过去了,魏斯的强国之心从未有过片刻松动,也正因如此,他无时无刻不背负着莫大的压力。“莫非孤这一生,只能这样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了吗?”多少个不眠之夜,伴随着这一句反问,魏斯不知流了多少次眼泪,哪一个胸怀大志的伟大君王会甘于平庸呢?很多时刻,魏斯只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而面对这一切,他又无能为力,只能终日对月空叹。

跟魏斯一样,还有一个人,也在郁郁寡欢,此人正是西河学派中的一人,名叫李悝。他拿着手中的酒杯,呆坐在床榻之上,眼中隐约能看到绝望的泪水在打转。在听到魏王要在天下广招贤才的时候,李悝没有丝毫犹豫,抛下了一切来到了魏国。可是一切似乎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到了魏国之后,根本就没有人注意他这个无名之辈,成功自是遥遥无期。他亲眼见着子夏为魏王推荐了段干木等人,心里既有羡慕,更有期待,他多么期望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字,可是没有,一切都只是他痴心妄想,在子夏心里,根本还不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何谈推荐呢?

李悝就是李悝,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煎熬之后,他毅然决然的亲自找到了子夏,求子夏帮忙举荐自己,子夏本来对庙堂之事并不十分在意,他年纪已经这般大了,什么功名利禄对他来说都不可能了,而且他也看出来魏王并没有重用他的想法,奉他为师,也只不过是看上去高贵一些罢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先前他真的没有注意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此刻面对面交谈,甚至李悝不需要说话,他都能感受到一股非同寻常的气质,所以他最终同意了李悝的请求。

在下一次魏斯拜访的时候,子夏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做了推荐,魏斯却似乎提不起太大兴趣,他似乎已经不再报有太大希望了,不过,内心强烈争霸天下的欲望和野心,还是让他耐心的接见了这个布衣士子,纵然渺茫,他也不想放弃这一点点的希望,显然,这一次,并没有让他失望,李悝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一个法治思想第一次出现在了魏斯的脑海里,他并不明白法家之学的奥义,李悝耐心的给他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为他勾勒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魏斯十分忐忑,真要按李悝所说,真是开旷古先河,如果真能如李悝所说,那么魏国或许真能在他手里强大起来,而且,开万世先河者,势必青史留名,这的确让魏斯十分动心。当然获利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魏斯自然能觉察出失败之后的恶果,但他会退缩吗?不会的,他的确没有退缩,反而十分坚定的,决定采用李悝的法治思想,将魏国改天换地。这很冒险,而且只有一种人能够有勇气去做这一切,那就是胸怀大志的野心家,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件事情,所有人都不敢去做,那么唯有有勇气去做的,就是那个欲望大得足够吞噬一切的恶魔。魏斯,就是这样的恶魔。

魏斯决定任用李悝等一班新锐骨干在魏国实行变法,宣告了魏国新篇章的开端,变法的成功以及法家经典的问世,宣告了法家的正式成立,从此,法家正式作为一个学派登上了历史文明的舞台。

当然了,重用李悝等人进入庙堂,这可不是当初兴办学派那么简单了,一介布衣,骤然之间就进入大国庙堂,其阻力可想而知。

春秋战国,是一个剧烈变革的伟大时代,正是那个伟大时代,诞生了一大批伟大人物,因为那群指点江山的伟大人物大多身着布衣,所以他们常常自嘲“布衣之士”。

在那个求变图存的时代,一大批布衣名士自觉的涌入了历史大潮,既强烈的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又自觉的担负起了天下兴亡的重担。他们的生命,他们的信念,融入了当时的国家生存竞争,融入了当时的社会变革洪流,也融入华夏文明史的发展进程。

战国时代的特异之处在于,布衣士子们,春风得意时,他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郁郁不得志时,或刻苦钻研,发奋图强,或研习学问,传之后世;悲壮如屈原,绝望之际,以身殉道。这就是那个伟大时代的布衣士子,与后世大多人旦有壮志难酬便怨天尤人,哀叹怀才不遇,形成了巨大差异,而这正是他们最大的区别。对于他们而言,从来没有怀才不遇,怀才不遇这四个字是对才最大的羞辱,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惕励奋发,昂扬向上,从来没有自甘堕落,能坦然接受成功,也能欣然面对失败,因为他们从来不害怕失败,这一点,正是他们与其他时代的人最大的区别。应该是那个崇尚实力的大争之世孕育了他们高贵的灵魂。

什么词可以用来形容那种伟大的精神呢,大争,阳谋,血性,无畏,都不太准确,后来发现“布衣”就很好,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本身就是形容那群伟大人物的词更贴切的呢?当然,布衣士子并非生下来就耀眼,他们的路其实十分曲折,结局也无一例外的悲剧,而实践梦想的路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布衣政治家的成名之路似乎不需要多说,便是今时今日这个相对平等的时代,你我想要实现一个阶层的跨越尚且如此困难,何况是两千年前,唯其如此,方显可贵,李悝,作为一个布衣政治家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幸运的遇到了魏斯这个伟大君王,尽管如此,他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如往常的朝堂,却因为几个陌生的面孔显得格外异常,有人甚至调侃道:“看,国君这是又要尊谁为老师了?”

“那个大儒怎么不在?”

“失宠了呗!”

大殿上叽叽喳喳,都在谈论着朝堂上的几个布衣士子,以李悝为首的布衣士子则是一言不发,只气定神闲的站在原地,好像根本听不见身边人在谈论些什么。是故作高深吗?当然不是,战国布衣士子有独属于他们的骄傲,在他们看来,这些所谓贵族,若不是因了祖先的庇护,承袭了那贵族的身份,他们根本一无是处,论才气、智谋、品德,这些布衣士子连看都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国君到!”一声高呼打断了所有的声音,大殿上顿时安静了下来。魏斯缓慢走向国君位置,众人行礼过后,魏斯悠然落座,魏斯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

“诸位,此前与齐楚两国交战,魏国战败而归,诸位有何感想?”

众人颇觉莫名,事情已过半载,国君只字不提,何以在今日重提旧事?而且魏国连续两次大败:一次败给齐国,一次败给楚国。虽然,在这一阶段魏国也有重大的军事胜利,被周王室正式承认为诸侯国,完成了政治上的加冠礼,。但是,军事上的接连失败,面对大国战争的受阻,实际上意味着魏国实力的不足,这是任何虚荣的光环无法遮掩的。仓促之间,竟是谁也不知该如何作答。为首的一个老臣看没人说话,便直言道:“老臣思忖多日,既然君上提及,那老臣就斗胆直言了。”

魏斯倒是豪爽笑道:“不必见外,老太师有话但说。”

“君上,自君上继位以来,魏国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虽说胜多负少,但毕竟也有败绩,期间根本,不在统帅,而在我大魏国力尚不足以支撑连续多次的大战,尤其碰到楚国这种老牌王国,更显吃力。”白发老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