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闻太师在朝歌执掌大小国事,有条不紊,深得人心。
这一日,汜水关韩荣报告入太师府,
闻太师拆开一看,顿时拍案而起,大呼道:
“道兄,你这却为何事,死于非命!
吾乃位极人臣,受国恩重如山岳,
只因国事艰难,使我不敢擅离此地。
今见此报,痛入骨髓!”
闻太师悲愤填膺,忙传令下去:
“点鼓聚将!”
银安殿内三咚鼓响,众将纷纷前来参谒。
太师环视一周,沉声道:
“前日吾邀九龙岛四道友协助张桂芳,不料竟有三位道友遇难;
风林亦阵亡。
今日与诸将共议,谁愿为国家辅张桂芳破西岐走一遭?”
言未毕,左军上将军鲁雄已挺身而出,苍髯皓首,精神矍铄。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愿往。”
闻太师看着眼前的老将,心中有些犹豫,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只淡淡道:
“老将军年纪高大,犹恐不足成功。”
鲁雄闻言一笑,道:
“太师在上,末将虽老,但尚有廉颇之勇。
张桂芳少年当道,用兵恃强,只知己能而显胸中秘授;
风林乃匹夫之才,故此有失身之祸。
为将行兵,需先察天时后观地利中晓人和。
用之以文济之,以武守之,以静发之以动;
亡而能存,死而能生,弱而能强,
柔而能刚,危而能安,祸而能福;
机变不测,决胜千里,
自天之上,由地之下,无所不知;
十万之众,无有不力,
范围曲成,各极其妙,定自然之理,
决胜负之机,享运用之权,
藏不穷之智,此乃为将之道也。
末将一去定要成功。”
太师听鲁雄一席话,不由得暗暗点头心中赞道:
“鲁雄虽老似有将才;
况是忠心。”
于是决定派他前往西岐辅佐张桂芳。
但考虑到鲁雄年事已高,恐怕独木难支便想再派两位参军协助他。
太师沉吟片刻道:
“欲点参军必得见机明辨的方去得,不若令费仲、尤浑前去亦可。”
其实,上次纣王保他们,朝堂上除不了二人,
那不如外派,是死是活,那是天数。
纣王面前少这两人,朝廷也要清明不少。
费仲、尤浑二人被传到殿前听令。
他们虽然心中忐忑,但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太师看着他们正色道:
“方今张桂芳失机,风林阵亡,鲁雄协助尚需二名参军。
老夫将二位大夫为参赞机务征剿西岐;
旋师之日其功莫大。”
费仲、尤浑听完太师的话,顿时感到魂魄潜消。
他们连忙躬身道:“太师在上:
职任文家不谙武事;
恐误国家重务。”
太师却摆摆手笑道:
“二位有随机应变之才,通达时务之变,
可以参赞军机以襄鲁将军不逮。
总是为朝廷出力,况如今国事艰难,
当得辅君为国,岂可彼此推诿!”
说罢太师便命人取来参军印信交给费仲、尤浑二人。
二人无奈只得接印,簪花递酒,太师发铜符,
派人马五万协助张桂芳出征西岐。
鲁雄一颗报国之心,火热如丹,
他决意西征,为国效劳。
而费仲、尤浑二人却是心惊胆颤,
他们自知不擅长武艺,此行恐怕凶多吉少。
时值盛夏,烈日炎炎,行兵路上,热浪滚滚,
马匹都难以忍受这酷热,不时地喘着粗气。
士兵们头顶着火伞般的烈日,身披重甲,
汗水如同瀑布般流淌,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毫无怨言。
然而,费仲、尤浑二人却是心怀鬼胎,
他们担心自己会在战场上丢掉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