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士本在得意之中却被一通俞大猷发怒教训,当下不敢有人再言。
此时已经接近暮时,俞大猷令陈璘接替自己驻守前线,他一人登山到高处观察援军情况。
按照正常速度,这时浙兵大军应该到了,但是俞大猷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却安静如常没有丝毫的波澜浮动,倭寇的战船也停在远处十分有序从容,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和不安。
俞大猷心中却燃起了一丝担忧,敌军难道提前识破了自己的计划从中作梗?刘显会不会没有找到谭纶?谭纶是不是不愿出兵?赵文华有没有出面阻拦掣肘?粮草是不是按时到达了?
俞大猷兵行险着自己被倭寇包围于孤岛对外面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眼看天越来越黑,海平面除了潮汐的起伏没有任何波动,今天恐怕等不到援军了。
俞大猷安慰自己道只是比计划的时间晚了一点而已,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好在现在大炮火器还能坚持,也许明天援军就能到达了。
夜中倭寇又发动了几次常规的试探性消耗性进攻,也都被俞家军挡下。
到了第四天俞大猷没有盯在前滩阵地,而是一直登高观望援军动向。可一直到太阳落山,除了佛郎机大炮轰起的波涛涟漪,海面上却没有丝毫的波澜。
俞大猷有些担心了,延误一日虽然可以接受,但是他不知道援军到底要延误几日,没有期限的等待是最可怕的。
如果明天援军再不到,俞大猷就必须做出选择了,若是他现在想要突围,靠着大炮的优势在敌军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并不是难事,虽然难免会损兵折将,但是至少能成建制地把兄弟们带出去。
这一仗虽不能全歼倭寇主力擒杀徐海,但是也消灭了不少倭寇,自己身先士卒充当诱饵深入虎穴,朝廷那里也许是可以交代的过去的。
但是一旦突围撤退自己精心策划的这一次战机可就白白丧失了,下一次能够有这么好可以全歼倭寇主力的机会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有了。
这一次他确认并利用了赵文华、严嵩、严世蕃和倭寇有所勾连的事情变成了战机,以后就未必能行得通了,自己还随时有可能被他们整倒。
但如果俞大猷选择不突围,那等明天火药耗尽后,他们就必须放弃滩头阵地,在山中与倭寇展开长时间的拉锯死战。
届时即便他想率军突围也难乎其难,恐怕连可供撤离的战船都会丧失,俞大猷就只能带弟兄们一直拖延防守死战,直至大军到来全歼倭寇!
是稳妥起见率兵突围撤退另寻战机,还是原地固守按照既定计划夹击倭寇,俞大猷现在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