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眼光奶奶乃碧霞元君分身之一,专职医民眼疾。某年,泰山洪灾,百姓流离,疾病流行。眼光奶奶奉元君命,采仙草,化村姑,医泰山南北百姓。不辞劳苦,救治众多,尤善疗眼疾,使民脱病痛,重见光明。因妙手回春,善治眼疾,人尊称眼光奶奶。手托大眼,象征明目去疾,可予人好眼光,使人明辨是非、善恶,佑人眼明心亮、身康体健。
且送子娘娘亦为碧霞元君化身。传统中国,传宗接代乃家族大事。泰山有“压枝”(以石压枝,谐音“压子”)与“拴枝”(以红布拴枝,谐音“栓子”)求子风俗,上山进香求子称“拴娃娃”或“偷子”。传末代衍圣公于泰山祈送子娘娘后得子。孔令贻无子,原配不育,后娶小妾皆生女,甚苦恼。遂至碧霞祠祈送子娘娘,未几,小妾孕,孔令贻逝后,子孔德成降生。
泰山南部方有南天门,亦名三天门,乃泰山代表之一。
此门由张志纯于元中统五年建成。下层为城门楼式,四周冰盘出檐,中有辟拱门洞,门镶金匾,刻“南天门”三字。上层为摩空阁,黄琉璃瓦卷棚重檐歇山顶。门内北面有铁顶大厅,旧为三灵侯祠,后改关帝庙,关帝庙为五脊硬山顶,东、西配殿乃复建于甲子之年。其处泰山十八盘之顶,海拔一千四百六十米。
传鲁班受请建南天门。鲁班技高,速绘其样。然施工时,遇巨岩,难搬运雕琢。鲁班施神通,用法术使岩轻巧,徒众轻松运至而建。经力,南天门成,宏伟壮丽,众人惊叹,鲁班技艺于泰山传为佳话。
又闻,泰山神掌泰山诸事,其宫在南天门内。神威严庄重,法力高强,日夜守南天门,防邪力入侵。每有灾险临泰山,神即施神力,护泰山及登山之人。曾有一回,泰山遭罕见暴雨,引山洪,众登山者困。神立运法力,散乌云,止山洪,使登山者化险为夷。人感神护,纷至南天门内关帝庙祭拜。
且言,天上仙女常下凡游人间。南天门乃其进出天庭之径。有次,数仙女闻泰山景秀,相约而下。过南天门至泰山,为美景所迷,山间嬉戏,流连忘返。一仙女于南天门附近泉边梳妆,不慎落镜,镜化光滑之石,留于今。后,人谓此泉为“仙女泉”,引众生观之。
泰山南部,其有一处名曰十八盘。
乃登山盘路中最险要者,石阶一千八百二十七级,为泰山主要标志之一。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乃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开山北面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
传王灵官,乃泰山神碧霞元君护卫武将,持火雷金鞭。自元君为泰山神主,泰山周边风调雨顺,百姓安居。然南天门上下山仅羊肠小道,险峻陡峭,常人登山若登天。遇山洪,石桥没,上下艰难,多人丧命。王灵官怒,持鞭至南天门下,单臂挥,金鞭甩,石崩山裂,山峰裂缝,南天门下现丈八山口,如天梯垂对松山前。漫山碎石,大如磨盘,元君奏玉帝派兵援。玉帝遣三龙至泰山,运石至山后,今泰山后石坞山沟满石。未及两月,十八盘成,百姓谢三龙,称南天门东山峰为飞龙岩,南天门上修三龙殿。
又闻,秦始皇登临泰山,山高坡陡,轿夫汗如雨,沿途歇多次。至顶,帝问随从歇几,答十八,十八盘因得名。亦有传,始皇登泰山,多次下轿拜泰山神,轿夫盼歇,因帝下轿十八次,故“十八盼”演为十八盘。
且有传,古之皇帝惧江山不稳,遣阴阳先生查访破龙脉。一阴阳先生至泰山,见鲤鱼石,又有第一天门。知鲤鱼跃天堑则化龙,托生山主家,长而夺江山。先生告山主,于鲤鱼石旁修十八盘,可使鲤鱼顺势飞天门。山主雇人昼夜施工成十八盘,风水遂破。十八盘路侧有石似鲤鱼,头在地面,半截身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