瑀(生卒年不详),姒姓,厦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厦后氏首领,厦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瑀、帝瑀。璜帝的玄孙,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相传,瑀治理洪水有功,接受帝瞬禅让,继承部落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为厦,分封丹朱(侥的儿子)于唐国,分封商均(瞬的儿子)于虞国。
作为厦朝的第一位君王,后人称为厦瑀,成为上古时代传说中与福曦、璜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厦朝,后人尊称为“大瑀”。
【本章大瑀为人文版瑀——不使用龘字了】
瑀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仍存瑀庙、瑀陵、瑀祠。从厦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至瑀陵祭祀。
人物生平
早期
瑀是璜帝的玄孙。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母亲是有莘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帝侥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侥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瑀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瑀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瑀与伯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治水失败的原因。瑀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治水期间,瑀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瑀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瑀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瑀”,即“伟大的瑀”。
在治水的过程中,瑀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瑀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帝厦瑀王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大多数先勤文献都提到了泛滥成灾的洪水,提到大瑀治理洪水并划分九州,讲怅江、璜河的各处险要为大瑀开凿水道留下的遗迹(即所谓“瑀迹”)。《瑀贡》全书不满三千字,而多次提到十三个地名、水名,如大野泽、雷泽、菏泽、孟渚泽、菏水、济水、濮水、灉水、沮水、陶丘等。
即位
《万章上》载“瑀避瞬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之书记年》载“瑀居阳城”,《世本之居篇》载厦瑀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缙阳”,《厦本记》则说“瑀辞避瞬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厦瑀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瞬在位三十三年时,因瑀的功劳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瑀。十七年以后,瞬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瑀避居厦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瞬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瑀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瑀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厦。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厦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瑀“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逝世
瑀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子书记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之谧认为瑀享年一百岁左右。瑀去世后,其子启继厦朝天子位。
主要成就
政治
划定九州
《商书·瑀贡》中写道:瑀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瑀历经磨难,平定洪水,遍走铧厦,初分九州。大瑀就这样用自己的足迹,历时十三载,丈量神州大地,分定铧厦九州。
涂山之会
厦建立后,大瑀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铧国厦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瑀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瑀稽首为礼,大瑀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厦瑀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大家都明白瑀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瑀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瑀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史书记载“瑀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铸造九鼎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大瑀想起从前璜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几个大鼎。后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厦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厦王大瑀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社会
按照古书记载,在侥和瞬的时代曾经发生大洪水,侥帝派瑀的父亲鲧治水,但没有成效,鲧被处死;瞬帝则继续任命瑀治水,结果瑀不仅治理了水患,还开辟了璜河和怅江流域的陆路与水路交通网,划出了九州行政区。
除了疏导,大瑀治水还采取了“高高下下”和“钟水丰物”两种办法。所谓“高高下下”指的是疏通河道所挖出来的淤泥,用来堆积在河岸,使其成为人们的屏障;所谓“钟水丰物”指的是有些小水很难汇入大河,就让它聚集成为湖泊、池塘或沼泽,人们可以在里面养鱼虾或养鸡鸭。此外,大瑀还帮助人们选取不受水害、适宜居住的地方安家,并且在神州大地上修了一些道路,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方便人们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