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啰叉怀着忐忑不安又充满希望的心情,离开了有宁静而古朴的小镇——珠鸡侬镇,而细啰叉,带着几分稚气与勇气的少年,踏上了前往未知旅途的征途。他的脚步最终停留在了洱洱河的岸边,这条蜿蜒流淌的河流,既是自然的奇观,也是通往远方凹山村的必经之路。
洱洱河的码头,往日里总是人声鼎沸,船来船往,满载着货物与希望。然而,当细啰叉站在这里时,眼前的景象却与他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码头空旷而寂静,只有几艘小船孤零零地抛锚在岸边,随着水波轻轻摇曳,显得格外落寞。四周,除了偶尔传来的鸟鸣和远处山林的低语,再无其他声响。
正当细啰叉心中疑惑不解,准备码头边茅草屋寻找船家询问时,一个温馨的画面映入眼帘。不远处,一位身强力壮中年渔夫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正从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园中走来。他们手里提着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
细啰叉见状,连忙迎上前去,礼貌地向中年渔夫询问道:“这位伯伯,请问为何这里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为何没人撑船过河呢?”中年渔夫停下了脚步,目光温和地看向细啰叉,似乎看透了这位少年眼中的好奇与急切。
“孩子啊,你有所不知。”中年渔夫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与感慨,“近来,洱洱河上游连日暴雨,导致河水猛涨,水流湍急,许多船只都因风险太大而不敢轻易出航。加之近岸处又发生了几起小规模的塌方,使得原本就狭窄的航道更加危险。为了安全起见,村民们便都暂停了渡河的活动,等待雨过天晴,水位下降。”
中年渔夫的话,像是一阵清风,吹散了细啰叉心中的迷雾。他这才意识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往往要受制于它。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中年渔夫话语中的那份对家园的深情与担忧。
小女孩在一旁,岁数比细啰叉小一点,估计六七岁的样子,用她那清澈如水的眼睛望着细啰叉,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同情与鼓励。她轻轻扯了扯着中年渔夫的衣袖,指着不远处那个简陋却温馨的茅草棚说:“爹,我们带这位小哥哥去家里歇歇脚吧,等有船夫撑船了再上路也不迟。”
中年渔夫看着细啰叉点了点头,向细啰叉发出了邀请。就这样,细啰叉在洱洱河边,意外地找到了一处温暖的避风港。
渔夫的家,虽不富裕,却充满了爱与和谐。渔夫夫人,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子,听闻了细啰叉的不幸遭遇后,眼中不禁泛起了泪光。她以母亲般的关怀,为细啰叉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用她的善良与温暖,想抚平了他心中的创伤。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细啰叉与渔夫一家共度了难忘的时光。渔夫教他捕鱼,渔夫小女儿叫:小拉梅,小拉梅则拉着他一起在河边嬉戏,而渔夫夫人则常常在夜晚为他缝补衣物,讲述着洱洱河码头上的趣事,还有传说下游洱海里出没的妖魔鬼怪。这份突如其来的亲情,让细啰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宁。
然而,好景不长,洱洱河的河水似乎也在为细啰叉的命运担忧,它不断地上涨,浪涛愈发汹涌。细啰叉站在窗前,望着那翻滚的河水,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找到前往凹山村的路,因为那是他唯一的希望所在。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细啰叉的耳边总会响起那位白胡须老爷爷的声音:“凹山村,才是你的安身之地。”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般,不断地在他脑海中回荡,提醒着他不能放弃。他明白,自己必须克服眼前的困难,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渔夫一家也感受到了细啰叉的焦虑与不安。他们虽然不舍,但也知道细啰叉必须继续前行。渔夫夫人拉着细啰叉的手,温柔地说:“孩子,我们知道你心里在远方,无论未来怎样,记得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在渔夫一家的帮助下,细啰叉开始筹备离开的事宜。他们一起加固了小屋,以防洪水侵袭;渔夫还为他准备了一些干粮和衣物,确保他在路上的安全。小女儿则紧紧抱住细啰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还是坚强地说:“哥哥,你一定要找到凹山村,记得回来给我们讲故事。”
终于,在一个清晨,细啰叉带着渔夫一家的祝福与期望,踏上了前往凹山村的征途。洱洱河的河水依旧汹涌澎湃,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坚定与勇气。因为他知道,只要心中有梦,有信念,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那位白胡须老爷爷的声音,时不时在他耳边萦绕,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