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的苗苗长出,李柱学起文来,便明显又清晰了一截。
不过,学习速度上的提升倒并不多。
毕竟,赵师本就循循善诱,按着初学者的进度对李柱因材施教,教学的速度本就较慢,学得更快也只是更顺遂而已。
真正提升的,是学习的深度。
同样的讲述同样的内容,进入耳中后,李柱所能理解所以想到的东西,却变得更加丰富。
内在的变化,如开山拓地。
而呈现于外在,便是以往看着憨直老实的李柱,身上村里孩子的气质,不再那么明显,而是明显多出了几分聪慧的文气。
与一旁年幼的陪读刘成文相比,刘成文能背诵的文章肯定比他多,但李柱的思维,却在这短短的小半天里,便已然追上了大半。
这既是苗苗所带来的天赋,也更是名师教导的成果。
一晃,便是日头渐高。
“千字文想来也都听倦了,为师也讲累了,今日便先讲到这里,剩下的明日再讲。”
赵师略显疲惫地放下了手中书籍,精力不济地晃了晃头,从太师椅上起身:
“接下来便习习字吧,识文能懂千秋事,落笔方传后人知,只认字不写字也是不行的。”
“成文?你是读过书的,来,帮为师开砚磨墨。”
伴读的赵成文当即起身,赶到几案前忙活,不懂磨墨的李柱也跟着凑上前,看着前者的动作。
洇水,磨墨。
砚台洇水,墨条打圈,墨色晕染,停则墨成。
赵师将毛笔蘸水润开,沾上墨汁,落于纸上,一边动笔,一边讲说:
“天字一共四笔,短横、长横、竖撇、捺,其中第一短横不必过长,长横则需与短横......”
随着赵师的讲述,一个漂亮的天字,便慢慢地跃然纸上。
轮到他们了。
停笔,分派纸笔。
李柱与刘成文一人一支润开了的笔,一人一沓光洁的纸。
砚台也被挪到了两人中间,蘸墨方便:
“来,你们俩也试试,都如为师刚才示范的那样,写天字以练字。”
本身就识字也会写字的刘成文,当即蘸墨落笔,学着赵师刚才的模样端正地模仿。
到底是个十岁孩童,而且此前家贫也不曾正儿八经练过字,写出来的只算是稚子手笔。
写出一个天字,对照看看,再次蘸墨练字。
而完全不曾写过字的李柱,也在赵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如何持笔。
该写字了。
李柱不会写字。
不过,看过赵师示范所写的天字,又看看边上刘成文持续写字的模样,写字便是用笔将墨汁准确沾染在纸上,形成顺滑的印记。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或许,也不是完全不会?
“唰。”
李柱稳稳落笔,一笔墨迹当即显现在纸上。
力道大了的这笔短横相当短粗,明显不对。
不过,看着这般效果的李柱,却眉眼一挑,若有所思,眉目间明显有新奇喜悦的神情闪过。
略微停顿后,当即便下去了第二笔。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