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正值初秋,皇帝启程出发,大部分的战将都跟随在侧,只有留守在都城的官员们,负责辅佐太子,因此得以免于随军出征。不过,这些留守的官员们都还是来为皇帝送行,一直送到了都城外的霸上。留侯张良,平日里就体弱多病,这次也强打起精神来送别。这大概是因为他长期修炼辟谷之术,身体比较虚弱。在临别之际,张良对高祖说:
“我本来应该跟随陛下一起去,但无奈我的病情加重了,不方便上路,只能暂时离开陛下。只是希望陛下此次出行,一定要随时小心谨慎,楚人性格勇猛剽悍,千万不要轻易与他们发生冲突!”
高祖点头说道: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建议。”
张良接着又说:
“太子留守在京都,责任重大,陛下应该任命太子为将军,统领关中的军队,这样才能足够让众人信服。”
高祖再次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并且嘱咐张良道:
“子房,你是我的老朋友了,虽然你现在身体不好,但还是希望你能在床上教导太子,这样我就可以放心了。”
张良回答道:
“陛下,叔孙通已经担任了太子的太傅,他的才能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请您放心。”
高祖说:
“叔孙通本来就是一个贤能的臣子,但只靠他一个人恐怕难以应对所有事务,所以还得请你子房来帮忙。子房,你可以委屈一下担任少傅的职位,希望你不要推辞!”
张良于是接受了这一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辅佐太子。接着,高祖又调集了上郡、北地和陇西的骑兵,以及巴蜀的精锐步兵,再加上中尉率领的三万士兵,让他们驻扎在霸上,作为太子的护卫军队。所有的部署都安排妥当之后,高祖才率领大军向东进发,军队按照顺序一队接一队地出发。
英布已经出动军队去攻占地盘,他一方面向东攻打荆国,另一方面向西攻打楚国。他在军队中发布命令说:
“汉帝已经年迈,肯定不会亲自出征。以前那些善于打仗的将领,只有韩信和彭越智勇双全,但现在他们都已经死了,剩下的人都不足为虑。只要你们能奋勇向前,我保证你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甚至夺取天下也并非难事!”
士兵们听到这个命令后,于是首先向荆国发起了进攻。荆王刘贾在战斗中战败逃跑,最终死去。英布占领了荆国的土地后,又调转军队去攻打楚国。楚王刘交把军队分成三路,出城去迎战英布。有人对楚国的统兵将领说:
“英布善于用兵打仗,大家都对他很忌惮。如果我们把兵力集中起来抵抗,或许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现在我们把军队分成三路,势力和力量都被分散了。如果他击败了我们其中一路军队,其他的军队就会不战而溃,那样楚国就保不住了!”
然而,楚国的将领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果然,在两军交战时,前路的军队被英布打败,左右的两路军队还没交战就自己溃散了,楚国的将领也逃跑了。就连楚王刘交也守不住淮西的都城,只能逃难到薛地去了。英布以为已经攻占了荆楚两地,正是向西进军的好机会,于是就像薛公之前预料的那样,他选择了较为稳妥但稍显保守的策略,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向西进发。当他到达蕲州所属的会甄地区时,正好碰上高祖亲自率领的大军缓缓而来。英布远远望去,隐约看到了皇帝乘坐的黄盖车和左边的旄头旗,心中也不免感到惊讶(没想到高祖会亲自带兵前来)。虽然事情的发展并不完全如他所料,但此时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摆开阵势,准备与高祖一决高下。
高祖在庸城附近安下了军营,然后登上高处观察敌军的情况。他看到英布的军队非常精锐,所用的阵法也好像和项羽的很像,这让他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他立刻鼓舞激励各位将领,让他们出营去和英布交战。英布全副武装,站在阵前,高祖远远地对着他喊道:
“我封你为王,这也足以报答你的功劳了,你为什么还要兴兵动众,突然造反呢?”
英布被这么一问,也说不出什么正当的理由,只是随口回答道:
“做王又哪里比得上做皇帝呢?我也无非就是想当皇帝罢了!”
这话虽然直白,但也算痛快。高祖一听英布的话,顿时火冒三丈,狠狠地骂了他几句。接着,他挥动手中的鞭子,示意将领们依次冲杀出去,直捣英布的军阵。英布见状,立刻命令前锋部队放箭。箭矢像雨点般飞来,纷纷射向汉军。虽然不少汉军士兵中箭受伤,但他们依然奋勇向前,毫不退缩。高祖更是亲自冒着箭雨督战,毫无惧色。就在这时,一支箭突然飞来,高祖躲避不及,被射中了胸前。幸好他身披铁甲,箭矢没有深入,只是稍微嵌入了肉里几分,疼痛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高祖用手捂住胸口,保护着受伤的地方,这反而激发了他的怒气,他大声呼喊着要杀敌。当将领们看到高祖即便中箭也依然奋勇呼喊时,他们深知作为臣子,应当为主公竭尽全力,于是纷纷争先恐后地冲向敌人,全然不顾个人的生死安危。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就决心要拼个你死我活。在密集的箭雨之中,他们硬生生地开出一条血路,一同冲进了英布的军阵。此时,英布的士兵手中的箭已几近耗尽,而汉军的气势却依然旺盛。眨眼之间,英布的军阵就被冲破,汉军如同生龙活虎般横冲直撞,势不可挡。英布的士兵们被打得七零八落,四处逃散,就连英布本人也无法制止这种溃败,只能带着剩余的骑兵,无奈地撤退。高祖仍然率领军队穷追不舍,一直紧逼到淮水边。英布的士兵在渡过淮水向东逃跑的过程中,因为担心汉军追上来,都急着游泳过河,结果很多人被水冲走了。等他们好不容易渡到对岸时,跟随的士兵已经不到千人,再加上一路上不断有人逃走,最后只剩下百余名骑兵还跟着他,这样的力量哪里还能守住淮南地区呢?英布此时已经山穷水尽,不敢再回都城,只能一心想着往江南方向逃窜。恰好此时,长沙王吴臣给英布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长沙避难。吴臣是吴芮的儿子,吴芮已经因病去世,由吴臣继承了王位。吴臣和英布是郎舅关系,也就是有亲戚关系。英布收到吴臣的信后,心里非常高兴,连忙改变了行进的方向,前往长沙。当他走到鄱阳时,晚上选择在驿站里住宿。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驿站里早已埋伏下了壮士。这些壮士突然冲出来攻击他。英布完全没有防备,结果被当场杀死。也许他的魂魄能和韩信、彭越等人的魂魄聚在一起,共同诉说彼此的苦难。大家不用多想就能猜到,这些杀死英布的壮士其实是长沙王吴臣派来的。吴臣得到英布的首级后,当然会把它献给高祖,以此来消除嫌疑并报功。虽然“大义灭亲”这种事并不少见,但用诱骗的方式将其杀死,总让人觉得有些不近人情。
那时候,高祖在前往其他地方的途中,顺便来到了沛县,探望故乡的父老乡亲们,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服荣归故里一样。沛县的官吏们为了迎接高祖的到来,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行宫,并且布置得非常隆重。等高祖一到,他们就出城跪在地上迎接。高祖因为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对这些官吏也格外关照,就在马上向他们回礼,让他们起身,然后引导他们进城。百姓们也都扶老携幼,夹道欢迎高祖,一路上鲜花盛开,彩灯挂满街道,高祖看到这些景象,心里非常高兴。一进入行宫,他就立刻召集了父老乡亲和子弟们一起来见他,并且告诉他们不必拘束多礼,大家分坐在两旁。沛县的官吏们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并且已经布置妥当。高祖坐在宴席的主位上,他让父老乡亲和子弟们一同入席饮酒。接着,他又精心挑选了二百二十名儿童,教他们唱歌来为宴席增添欢乐气氛。这些孩子们用纯正的乡音,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高祖听了非常高兴。随着酒意渐浓,他的心情也愈发舒畅,于是吩咐身边的人把筑(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拿来放在他面前,他亲自击打节拍,随口唱起歌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意是:
“大风猛烈地吹起,云彩在空中飘荡,我威震天下,如今回到故乡,可哪里能找到勇猛的战士来守卫国家的四面八方呢!”
唱完歌后,高祖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一起合唱。这些孩子们非常聪明伶俐,一经教导,立刻就能学会,而且唱得抑扬顿挫,非常动听。高祖听了非常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他走下座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就像以前那个爱喝酒的无赖一样。跳了一会儿舞,他又回想起了以前的艰难岁月,不由得悲从中来,流下了几滴老泪。父老乡亲和子弟们看到高祖流泪,都感到非常惊讶,纷纷面面相觑。高祖也注意到了大家的反应,于是向众人说道:
“游子思念故乡,这是很正常的情感。我虽然把都城定在了关中,但将来我死后,我的魂魄还是会依恋着这片故土,又怎么能忘怀呢?而且我是从沛县起兵,才得以铲除暴政,幸运地拥有了天下。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就像是我的沐浴之地一样,所以从今以后,这里的百姓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世世代代都不再需要缴纳。”
大家听了高祖的话,都纷纷趴在地上磕头感谢。高祖让之前跪拜的人起身回到座位上,大家又继续喝了几轮酒,直到晚上才结束宴席散去。到了第二天,高祖又派人去请武负、王媪以及亲朋好友家中的老妇人们来参加宴席。这些妇女们不太懂宫廷的礼节,高祖就让她们都免礼了,大家只是简单地行了个礼,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然后弯腰下拜,就算是见过面了。简单地行完礼后,她们就按照次序入座了。高祖和她们一起回忆着过去的往事,大家都非常开心,边笑边喝酒,又这样度过了一天。之后,无论是男是女,高祖都为他们设宴款待,这样的宴会持续了十多天。当高祖准备出发的时候,父老乡亲们再三请求他再多留几天。高祖对他们说:
“我这次来带的人很多,马匹也不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如果我再继续留下来,岂不是会给我的父老乡亲们增加负担吗?所以,我只能和大家说再见了!”
于是,他下令准备启程。
父老乡亲们都非常舍不得高祖,因此都准备了牛和酒,在沛县的西边为他送行。高祖的车驾一出动,整个沛县几乎都空了,大家都来为他送行。高祖非常感激父老乡亲们的深情厚谊,于是下令在沛县的西边临时搭建帐篷,与大家一起喝酒。这一喝,转眼之间又过了三天,高祖才决定与大家告别。这时,父老乡亲们又跪在地上,向高祖请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