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吕蒙崛起(1 / 2)三国:挫其锋芒!首页

在孙吴,人们为伟大的名臣张纮的去世而悲痛叹息。

张纮以其智谋和外交手腕支撑着孙家。

曹操也高度评价他的才能,每次张纮访问许都进行外交活动时,曹操都会想尽办法挽留他。

但最终,张纮选择了辅佐年轻的君主们。

与被并称为江东二张的张昭一样,张纮既作为孙策、孙权的臣子效力,同时也时常扮演着良师的角色,给予指导。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孙权。

张纮临终前留下的遗言是迁都。孙权听从了他的话,将州都迁至丹杨郡的秣陵,并将地名改为建邺。

在新的州都,孙权每每读到那封可以视为遗言的书信,都会流下大颗的泪水。

然而,不管孙权的悲伤心情如何,传来了曹操军四十万即将进攻濡须口的消息。

孙权心想,不能总是沉浸在悲痛之中,否则会被张纮笑话,于是振奋起来。

孙权立即组织军队,并决定亲自参战。他任命吕蒙为军队总司令。想想看,自从军事支柱周瑜去世后,这是孙吴的第一场大战。

在此之前,吕蒙虽然作为一名武将表现出色,但担任总司令还是第一次。

对他的这次重大提拔,体现了孙权对他的期望。

孙权率领七万军队,为了与合肥的曹操军对峙,在巢湖的对岸、濡须口附近布下阵势。

濡须口是指从巢湖流出的支流濡须水与长江的汇合处一带。

在阵中,吕蒙提出建造坞堡的必要性。坞堡是以防御墙为主的防御工事,是具有卓越防御力的军事据点。

以前,在合肥与曹操军对决时,孙吴军在巢湖布阵,但没有建造坞堡等防御据点,而是用船代替,让士兵在船上待命。

那些对水上战斗有信心的将领认为,在船上更容易转为进攻,所以这种方法很受欢迎。

吕蒙最初提出建造坞堡时,也有很多人认为不需要,但由于一件事情的发生,决定在濡须口建造坞堡。

这件事就是孙权手下的猛将董袭遭遇水难去世。

为了对抗曹操军,董袭像往常一样在船上待命,不幸的是,在夜里他被卷入了风暴之中。那时,船上一片混乱。

“增加锚,以免被冲走。”

“正在做,但船底开始进水了。”

“什么都行,找东西堵住漏洞。”

尽管如此下令,但船已经开始倾斜,几乎不可能恢复平衡。即便如此,董袭仍大声指挥,拼命重复着指示。

“将军,这艘船不行了。请撤离。”

“胡说。这是孙权大人赐予的重要船只。怎么能舍弃它逃跑呢。”

“明白了。我们一起努力到最后吧。”

由于董袭不撤离,船上没有一个人想要逃离。因为船上都是敬仰董袭的人,他们早已做好了同生共死的准备。

船员们齐心协力试图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大自然的凶猛力量。天亮时,董袭乘坐的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没了。

正是因为董袭强烈的责任感,才导致了这场悲剧。吕蒙面对被冲到岸边的董袭遗体,泪流不止。

“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再发生。”

吕蒙发誓后,强烈建议设置坞堡。在战争开始前就失去了重要战力的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各位将领也表示同意。

得到批准的吕蒙开始在濡须口大规模建造坞堡。他设计了一个能够抵御曹操大军的坚固防御工事。

濡须口正好有一个月牙形的水路,吕蒙在这里建造了濡须坞。由于这个坞堡的形状,它也被称为偃月坞。

濡须坞建成后,孙权将濡须口的陆地本阵和这个坞堡分别作为攻击和防御的据点,准备迎击曹操。

孙权虽然构建了万全的防御体系,但曹操军却抢占了先机。

在长江西岸设置的阵地被从合肥出征的曹操军夺走,守将公孙阳被俘。士气高涨的曹操军一直推进到濡须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