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居然靠着一个妇人买官来做?”李增枝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抬头望向朱棣,只见对方也是一脸铁青,眼中闪烁着怒火与深思。
“这个赵县令,当真是……奇葩至极!”
朱棣缓缓吐出这几个字,语气中既有对赵县令行径的鄙夷,也有对世风日下的无奈与忧虑。
他站起身,负手而立,凝视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穿透黑暗,看清这世间的种种不公与腐败。
李增枝紧随其后,立于朱棣身旁,两人沉默片刻,似乎在共同消化着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随后,朱棣缓缓转身,目光如炬,望向李增枝,沉声道:“此事若真,绝不能姑息。我身为皇族,更应洁身自好,严惩贪腐,以正朝纲。”
李增枝闻言,深知朱棣此言非虚,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于是,他躬身一礼,坚定地说:“殿下所言极是,增枝愿随殿下左右,共赴此难,还我大明一个清明世界。”
“增枝啊,”朱棣缓缓开口,“我此刻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你可知,我将你派往南京,是希望你能解救我的妻子,让她免受战乱之苦。你的忠勇,我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李增枝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也明白朱棣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然而,面对朱棣此刻的言语,他却感到了一丝不解与困惑。
他微微抬头,目光中闪烁着询问的光芒,在等待着朱棣的进一步解释。
“但如今,”朱棣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我却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南京之行,凶险异常,我虽知你武艺高强,智勇双全,但终究不愿让你去冒这个险。更何况,我近日来思虑再三,觉得或许将你留在身边,更有用武之地。”
说到这里,朱棣微微一顿,目光更加深邃地望向李增枝,继续说道:“不如,你就留在这里,担任县令一职。我知你心怀天下,胸有沟壑,定能在此职位上施展才华,造福一方百姓。”
李增枝闻言,心中不禁一震。他万万没有想到,朱棣竟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深知县令一职虽不及沙场征战那般轰轰烈烈,但却是治理地方、安定民生的重要角色。他心中虽有对沙场的向往,但更有一份对百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合适吗?”李增枝犹豫地问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与忐忑。他深知自己虽有能力,但能否胜任县令一职,却也是未知之数。
朱棣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满了对李增枝的信任与鼓励。“增枝,你无需多虑。我知你才华横溢,定能胜任此职。而且,留在我的身边,你也能更直接地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为我出谋划策,共谋大事。”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李增枝的心中终于有了决断。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也明白自己的选择将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坚定地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增枝定当不负所托,尽心尽力做好县令一职,为殿下分忧解难,为百姓谋福祉。”
“你们二人,”赵县令的声音充满了愤怒。
“三言两语就定下了县令人选,这岂不是将我大明律法置于何地?律法,乃国家之根本,百姓之依仗,岂容尔等随意践踏!”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般在众人耳畔炸响,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周围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插话,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然而,面对赵县令的质问,朱棣却只是冷哼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
他直视着赵县令,要将对方看穿一般。
“法?”朱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赵县令无知的怜悯,也有对自己权势的自信,“我告诉你,赵县令,法,只是皇家的法,是用来维护皇权、巩固统治的工具罢了。至于你,一个小小的县令,又怎配谈论律法?你所谓的律法,在你我之间,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碎的废纸罢了。”
朱棣的话语如同寒冰利刃,直刺赵县令的心房。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仿佛整个大堂的空气都被他的气势所凝固。
赵县令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颤抖着嘴唇,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周围的官员们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他们深知朱棣的权势与手段,更明白在这个时候站错队会是什么后果。
于是,他们只能默默地低下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这场风暴的牺牲品。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场风波即将平息之际,朱棣却再次开口了。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了许多,但其中的威严与不容置疑却更加明显。
“赵县令,”他缓缓说道,“你或许认为自己是在维护律法、守护正义。但在我眼中,你只不过是一个迂腐不堪、不识时务的庸人罢了。这个世界,强者为尊、弱肉强食。你若想活下去,就要学会适应这个规则。否则,等待你的,只会是无尽的痛苦与绝望。”
李增枝嘴角轻扬,几缕轻笑不经意间逸出,那笑声中似乎藏着几分自得与释然。
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澈,每一个字都如同山间清泉,叮咚作响,直击人心。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吟诵的,正是那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
诗句从他口中流出,不仅是对石灰坚韧不拔、洁身自好品质的颂扬,更似是对自己内心志向的一种明确表达。
朱棣在一旁静静聆听,起初只是出于礼貌的倾听,但随着诗句的深入,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此刻瞪得大大的,里面既有惊讶,也有疑惑,更有几分难以置信。
他心中暗想:“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李增枝吗?那个曾经以纨绔子弟形象示人,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他,何时竟变得如此深沉,如此有文采了?”
朱棣的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回想起与李增枝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个曾经让他头疼不已、屡教不改的纨绔子弟形象,与眼前这个能够吟咏出如此高洁志向诗句的人,简直是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