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晨此时也眉头紧皱。
这老爷子是真的勇!
正如李中丞所说,史书中刻意忽略掉了最不能忽略的人只有一个。
其中内情他更是丝毫不知。
同时,朝中官员也噤若寒蝉都在等着景佑帝的态度。
朝堂之上陷入了长时间的缄默。
李继春一把年纪仍旧伏地。
朝中官员既没有出声谴责,也没有出声附和,多是静观其变。
因为李继春的位置是极为特殊的,朝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党派划分,但是由于利益的不同,还是有一些走得相近的团体。
而李继春则比较尴尬。
首先,他这个位置比较尴尬,御史中丞这个身份基本上就已经把朝中大小官员都得罪了遍。
再者其属于先帝遗臣,并非是景佑帝一手提拔上来的,故而也不受朝廷官员体系接纳。
一朝天子一朝臣,虽不至于边缘化,但是也确实没有更多的同僚好友。
如果有的话,或许也只有他口中那位。
“李中丞,此事可是受外人挑拨指使?倘若老实交代,朕会酌情从轻发落”景佑帝不紧不慢说道。
“陛下,臣冒死上谏,诚惶诚恐,不受任何人指使,大将军跟随先帝征讨四方,立下不世之功,为开国大将之首,
国朝立史,当记有功之臣,以彰后世表率,岂可轻易抹杀之”李继春伏地叩首。
“史官修史,应当秉笔直书,刻意将镇北王忽略,此乃史官失职,更是我朝之耻辱。
史书,乃为后世铭记历史,传承兴衰之籍,本应详尽如实记载功臣之功绩。今镇北王之功不载于史,若后世子孙不知镇北王为开国所做之贡献,岂不令忠臣良将寒心?望陛下明察”李继春持续输出。
朝中诸臣已经不敢听了。
“陛下,下官冤枉”施躬以及一众修史的大儒齐齐跪倒,本来今天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到这种地步。
这到头来,功绩另说?不惹一身骚都是好的。
毕竟两相比较下来,他们这些修史的人就是赤果果的小丑,文人风骨何在?
此番庭辩下来,不说李继春有没有事,他们这些修史的官员恐怕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文臣不敢言,武官不卖力,这便是亡国之相啊!
稍微一想,他们便背生冷汗。
王清晨刚才还感觉段柳是个狠人,没想到真正的狠人在这呢!这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吗?
而他口中的大将军,天下人人皆知。
但是每当提及,却都小心翼翼。
此人正是:镇北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北境一十三州,开国第一大将——龙骧。
自太祖入军伍,两人便拜为兄弟,驰骋沙场,生死与同。
彼时,天下初定,四方未服,镇北王率虎狼之师,东讨逆贼,西平匪患,南定蛮夷,北击戎敌,使其远遁冰原。
其军功直抵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更是在百姓口中口耳相传。
其麾下龙骧军(也就是如今的北境军),皆对他忠心耿耿,因其爱兵如子,每有征战,必身先士卒,故而屡战屡胜,为大朔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受封镇北王,实至名归。
只是,最终却是死的不明不白。
至此传言就更多了,一说死于先帝之手,一说其死于朝堂阴谋,还有说法说其死于如今的皇室宗老之手。
这也是目前为止最可能的三种说法,至于真正的死因至今仍是扑朔迷离。
而其一手创立的将军府更是被景佑帝一手覆灭,这在王清晨看来再熟悉不过。
狡兔死走狗烹,每逢新朝初立总有这样的戏码,毕竟从其一系列头衔也能看出,功高盖主这是必然的。
如果再不会做人,那就更没救了。
可以说大朔有一半的国土都是其麾下龙骧军打下来的。
只是自其身故之后,封号被夺,事迹被平,后来更是提都不能提。
如今便也只存在传说之中,宗庙不供,坊间不传,史书不载,就好像没这个人一般。
这才是最可悲的。
而李继春恰恰知道真相一角,再加之他曾受其一丝恩惠,滴水之恩涌泉报之。
然,如此功臣,也只有一人李继春为其鸣不平。
“你眼中可还有君父,可还有先帝?”旧事重提,景佑帝面色古井无波。
坏了,这明显是动了真怒,听话听音,朝中保持缄默的所有官员此时都战战兢兢。
即便是左右二相,此时都不知如何规劝,这种事情,提及便是过错,毕竟先帝的黑历史,说一句欺君也不为过。
“陛下恕罪,臣身为御史中丞,职责所在,目睹此等不公,实难心安。
镇北王一生磊落,为我朝江山社稷,抛头颅、洒热血,却落得如此下场,若不为其平反,天理难容,民心难服。
恳请陛下,下令彻查当年之事,还镇北王以清白,恢复其在史书中应有的地位,望陛下明鉴”
李继春心中早就有了觉悟,无非一条命罢了。
只是,景佑帝的脸色肉眼可见地变差,场下诸臣有坚持不住的已经跪倒在地战战兢兢,毕竟他们可没有李继春那般头铁。
不过李继春所言却又都是实情,这才是最致命,此时景佑帝便陷入了两难之地。
强行掩盖未尝不可,只是却要在百官面前失了君威。
但是,如果为镇北王平反,甚至青史留名,那不仅是他,就连先帝也要被拉出来议论,这不亚于鞭尸啊!
所以此时景佑帝心中如何想法,任何人都不知晓。
“此事容后再议,刑部,暂革去此獠官职,圈禁百日不得外出,退朝”
看在李继春年迈的份上景佑帝并未大开杀戒,也算是保留了大家最后一份体面。
“恭送陛下”在一众朝臣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景佑帝便施施然离开,他也没想好该如何做!
而且他也并不完全知道当年的真相。
当时镇北王牺牲在先帝北伐之时,至于是谁出的手,他也只是隐隐察觉。
毕竟当时他尚在监国,真相如何恐怕也只有先帝等少数几人才知道吧!
至于将军府完全是咎由自取,失去了镇北王的约束,将军府已经名存实亡,甚至逐渐出现了叛逆趋势,他对此倒是没有任何愧疚。
只是镇北王,朝廷确实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