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7秧地(2 / 2)对月忘时首页

秧地在播种前后都不需要下重肥,犁完后晾晒一下泥土,再敲散挑剔出石子,甚至拿筛子来筛都是正常操作,然放水将泥搅成糊状,越糊越好,搅出泥油。

尽可能的将秧地扒到最平,如果面积大的话,可以垒起临时田埂,将秧地分间成大小适中。

接着起行,起行就是把秧地分成一行一行,行间既可让人行走其中,除草除虫什么的,也可以便于排水。

秧行是比下种子的秧地是明显要矮点的,一行行就像地一样,这就是不叫秧田而叫秧地的缘故。

种子并不是直接下到秧地,而且先用水将种子浸泡出芽,一般得要浸泡两三天,期间要注意观察,适当换水,不然泡臭了。

那时候的种子没有现在的好,而且大都是自己留的种,加上保管也没有现在科学,要多下一些,免得出苗率不良,到时候不够秧插就麻烦了。

当种子的芽出到适合的程度,就要抓紧下到秧地里,均匀洒播不要过于密集,然后用一平推子不甚着力轻柔的在种子上荡过,发牙的种子落在泥糊里时已稍有陷入,经平推子荡过后便全部隐入泥中。

不要用推子荡那么多次,有经验的农夫一推一收便可,用的力度也要合适,种子深了浅了都不好。

下了种子后保持秧地不缺水,但也不要太多水泡着,特别是种子露青之后不要让水没过太深,整个过程要下足功夫下足心思。

大概下种一个月,等到秧苗长出四五片叶子的时候,就该拔秧移植了。

拔秧是小孩子的事情,别看温顺还是尿床的年龄,但他也能一眼的分辩出稗草和秧苗,这两者极其相似,但根本难不住以耕种传家的农家子弟。

插完秧接下来的工作就放田水、施肥、除草除虫这些工作了,这些琐碎烦杂根本干不完但又不算粗重的活就交给温让等人了。

温饱对此也有了安排,他和大哥负责芒山,温柔温衣和大嫂负责家务及家畜家禽的喂养,其他人负责所有的田地工作。

回风窝的田全部都是自家的,这倒是省了很多麻烦事,首先就不用争田埂。

农夫对土地是执着的,寸土必争,左右上下相邻的田都有田埂,往往都是矛盾的起因,下田挖上田,左田挖右田,一年挖一点,就又能种多一行秧了。

其次是不用争田水,这就更少了很多糟心事了,每年都有因争田水而引发的吵架斗殴。

就是在现在的乡里也时有发生争田水的事,只是不多了,更别说灌溉工程远比不上现在的古代。

古代引水入田是从河流的高处筑堤,远远的开辟水道,一路修水圳而来,弯弯绕绕还要修过水桥跨过山坳,一路流失等到田里的时候已经不多了,就这还要是大片水田的灌溉来源,怎能不让人争个头破血流。

在禾苗生长的重要时期,农夫们斗智斗勇,连夜间都去放水偷水,整夜守在田头。

实在争不来水,就只能挑水浇田了。

回风窝不存在争水的事,水源满足这些田是绰绰有余,田全是自己的,也不怕肥水流别人田。

温饱让家里人尽管不要和人争水,那租来的田位置都不怎么好,引水困难,争也争不了多少,能收多少粮就收多了粮吧。

那四亩良田的位置倒是不懒,引水不难,但要防止别人家过水带走田间的肥,温饱特意在田里留了过水坑,也没那个不长眼的胆敢不走过水沟而从他田里过水。

温饱说扒田埂的,竹马不会让谁家的田埂留到第二天,这是有先例的。

谁要是想要打肥水的主意,先要惦量自家的田埂经不经得住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