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贞观之治<三>(2 / 2)历史的真相与迷雾首页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唐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年五十二岁。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据《旧唐书·本纪第三·太宗下》记载如下:(贞观二十三年)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戊午,太子詹事、英国公李绩为叠州都督。辛酉,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靖薨。己巳,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遗诏皇太子即位于柩前,丧纪宜用汉制。秘不发丧。庚午,遣旧将统飞骑劲兵从皇太子先还京,发六府甲士四千人,分列于道及安化门,翼从乃入;大行御马舆,从官侍御如常。壬申,发丧。六月甲戌朔,殡于太极殿。八月丙子,百僚上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庚寅,葬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为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历代文人名士对其评级极高。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太宗规模虽不及(汉)高祖,然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此则太宗又为优矣。”“凡人有善不可自矜,自矜则善日削;有不善不可自恕,自恕则恶日滋。太宗常有自矜自恕之心,此则不如汉高也。”

毛泽东:“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注:参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