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扩散与商路(1 / 2)明末攀科技树首页

正当张二牛忙于生产练兵时,黄家堡被破,田地被分的消息经过短暂的酝酿,终于扩散开来。

一千多号人,就凭现在这组织管理能力,这种大动静根本无法保密。

黄家堡本就是太白河上下有数的大堡,地处要道,上下游人员多有走动。

破堡第二天上游的赵家庄就得到消息,赵老爷得了消息不敢怠慢,马上派心腹确认了消息,同时派人通知上下游各家。

随后几天,随着消息的增加,知道这伙流民占了黄家堡,释放奴隶,审判黄家,分田分地,立刻明白出大事了。

杀害黄家事小,分田分地可是踩到他们的命门,此风不可长!

上下几家一合议,一致决定消灭这群异端。

可决定好下,实行起来却麻烦了,动武就是财,善财难舍啊!

一个个都指望别人出力,推来推去,商量了好几天都没结果。

最后,上游势力最强的桑园周家拍板,大头由他家出,先组建一个大护院队,由周老爷统管,驻扎桑园坝,各家放烟为号,闻讯支援。

可不敢称团练民团什么的,只能叫护院队,朝廷对兵权抓得极严的,他要敢称民团,官府怕不是会先剿了他周家再说。

然后是请援,各家发动人系关系把分田消息递上去,发动官兵剿匪,上下夹攻,一举把祸苗摁死在这太白河中。

也不敢正儿八经报官,只能动用关系借兵剿匪。他们要敢给官府一个正经借口,那府里县里的饿狼非得趁这由头在他们这些肥硕的山老鼠上刮一层厚油不可,那损失可就大,就这小小的流民还不值得那么大的代价。

对于消息泄露的情况,张二牛是有心里准备的,无法阻止,只能防备,早就派人监视着这太白河谷中的唯一大道。

这汉北山区地形就两个字破、险,全由秦岭南麓缓坡水蚀而成,沟壑纵横,所有道路都是沿河谷而行,多有绝壁栈道,只要把河谷大道一堵,便能隔绝大军。

盯着这条大路,张二牛便能及时得到消息,是战是守还是逃,都可以从容考虑。

军工组的装备生产出来了,他拿一套试穿了一下,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没有皮革内衬,很容易磨得肩背关节处血肉模糊,短时间穿戴没事,时间长了肯定不行。

主要是他们这帮人全员洞洞装,全靠皮肉硬捱,这再苦的肉也顶不住。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真当了家才切身体会这大大小小的事真多,衣食住行必须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再次感受到人才的缺泛,不知自己坚持的道路是否可行。

这黄家堡也没收藏多少皮子,只有几张牛皮,材料不够,竹甲上没什么可改良的,只能从衣服上想办法。

黄家堡有个小小的染坊,收些土布染成黑色蓝色卖给山农佃农,赚点差价,留下一百多匹土布。

这些布还不够一千多人每人一身衣服,只能先紧着军队来,保证战斗力是第一选择。

放下竹甲,赶忙找来一队妇女,开始缝制军装。

也不染色,直接用土黄布,先用短衣样式,根据后世的理念指导她们把下摆收紧,腰身改瘦,裤管改瘦,关键位置加厚。

比当下的短衣更修身一些,穿上去更挺拨,更精神,不像原来的样式,肥大松垮,没精神。

军衣倒是好解决,可这一千多人的衣服就难了。

现在天气暖和,打赤膊也没关系,可冬天来了,没有足够的防寒衣物,根本没法干活,一个冬天的劳动力全浪费了。

这事张二牛忍不了,正是刚起步的时候,争分夺秒的,一秒钟也不能浪费,也许一个冬天的差距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得想办法解决才行,抢解决不了问题,不是不能抢,而是抢了也不够。

这些个地主乡绅老爷们根本就没把这些人纳入消费者范畴,无论是生产还是采购都没有算上这些屁民,再加上流民涌入,防寒物质根本不够。

如果抓住这个缺口不停的劫掠,不停的拆大明的墙来补义军的墙,也不是不能维持一段时间。

但那就是流贼的路数了,后患太大,只能胜不能败,一败就散,不是长久之什。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通商路,外部采购。

想到这,张二牛派人去王大春叫了来,王大春做过行脚生意,见识比其他人广,眼下他分身乏术,王大春是打通商路的唯一选择。

这会儿,王大春正满身大汗的组装房子,听到教主传唤,赶忙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