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01 年少从军戍陇右(1 / 2)谋魏首页

这是曹魏帝国黄初七年的最后一个月,嗣君曹叡登基已有半年。

雍州,南安郡,勇士县校场。

寒雪纷飞,冷风似刀。

“现如今,为羌胡所占据的黄河河套方圆千里的土地,原本全都是前朝大汉的领土,可汉末之际,野心勃勃的羌人悍然攻杀了我大魏北部州郡的官吏,强夺了我们北方百姓的家园!”

“自羌叛以来,国家连年惨遭兵祸,以致国库空竭,边境军民横死沙场者不可胜数,身为大魏的儿郎,雍凉的勇士,我们既然已经拿起了武器、披上了甲胄,还能再让身后的父老妻儿们暴露在羌人的屠刀之下吗?!”

“不能!不能!”

“保家卫国,我们誓死不退!”

“誓死不退!”

此刻站在校场指挥台上,大声鼓舞麾下三百民兵的人,是一个名叫崔谅的少年都伯。

崔谅将满十七岁,如刀似剑的眉宇之下,生着一双虎豹一样锋锐的眼眸。

很多人都说,这双眼睛像极了他那已故多年的祖父崔琰。(琰本为崔谅亲祖父,谅父过继到琰兄膝下后,琰就成了崔谅叔祖父。)

身长七尺五、本就颇具英武气质的崔谅,在一身青色胡服和黑色铁铠的衬托下,更显得英姿勃发。

都伯为下级军官,也叫队率,按制度本来只能掌管一队-也就是五十人马。

勇士县之所以组建眼前这支编制超标的民兵屯,是因为北邻的羌胡部落实在太过凶悍,光靠县中那捉襟见肘的一千县兵,实在是难以应付。

崔谅虽不过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但却具备出色的练兵之才,因此才临危受命,接管了这支足足有三百人的民兵部队。

望着台下跟着自己训练了整整两个多月、士气高昂、数次成功击退先灵羌、烧当羌等羌族部落小规模骚扰的热血儿郎们,崔谅的内心颇感欣慰。

比起他前世那枯燥危险的考古工作,他似乎更加享受这种当教官的感觉。

和那些老练凶悍的全职募兵、或者地位低下心怀愤懑的军户子弟相比,崔谅麾下这批心性淳朴的农户子弟要好掌控、好训练的多。

但有利就有弊,这批人虽然听话能吃苦,但长年累月没有好的伙食,基本上全都面有菜色。

说白了,这就是一群老弱病残。

如果真的有一天要靠他们打一场硬仗,恐怕全军上下都是凶多吉少。

为了提高民兵们的身体素质,崔谅接掌民兵屯的这几个月,经常自掏腰包,给民兵们加了不少肉食。

也正因如此,崔谅很快就在民兵屯中树立起了威望。

崔谅鼓舞完士气以后,将手中令旗一劈,开始指挥民兵们练起了军阵:

“操演刀矛!”

民兵们听到军令以后,立即按照排成阵列,练起了步矛刺击和刀盾对练。

正所谓兵器越怪,死的越快。

汉魏战场之上,枪矛和环刀永远都是最实用的武器,虽然朴实无华,但绝对简单有效。

“握紧你的刀,这个样子上战场,羌人顷刻之间就会要了你的小命!”

“列阵变阵!”

崔谅见器械练的差不多了,又开始指挥民兵们练起了行阵。

只会无脑冲锋的,那叫乌合之众。而听得懂金鼓、看得懂旗号,能做到进退有序的,才算是正规的军队。

崔谅的目标,就是慢慢让这支民兵部队变成一支可堪一战的正规军。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

崔谅的计划很完美,但第一步就出了问题——刚开始,这些民兵竟连最简单的齐步前进都保持不住!

这要是上了战场,只怕还没有碰到敌人,自己就先自相践踏起来了!

历史上刘邦的六十万大军,正是因为进退失据、发生了踩踏拥挤,这才会败在项羽区区三万楚军的手里!

由于民兵们根本难以适应这套过于精细化的指令,于是崔谅特意删定了一套简化版的旗鼓号令,经过半个月的苦练后,总算是稍微练出了点样子。

几个月的强化训练下来,三百民兵已经能够熟练的听懂金鼓旗号了。

那雪下了半日,并不见有停歇的意思。

崔谅正要下令收兵休整的时候,忽然看到校场营门处一名斥候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崔都伯,城西二十里有数百羌兵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