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儿,她也明白这一点,她说如果她和你相争,我说不准真的会和她反目,所以她说要和你做姐妹,和你打好关系。】
【听你的意思是我小气了,不够主动喽。反正如果让你入赘的话,贾家肯定不同意,那么两家肯定会让你兼祧的,到时候肯定会让你另娶一房媳妇。我不是早说了让你把她追到手,到时候有她帮忙,你的科举就万无一失了。现在正好,你与她还是旧识,她还苦恋你这么多年,我们还都是有前世记忆的更容易相处,不是正好吗。】
【那你昨天是为什么气呢?】
【我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却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顾梦还想再问,女先生的宣布上课的声音把顾梦唤回了现实,林妹妹也断掉了{心有灵犀}。
晚上的时候,顾梦想和林妹妹{心有灵犀},结果她没有回应。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生他的气。顾梦知道她不会因为海儿的事和他生气,应该只是自己和她之间的事,但是却不知道小蝶说的‘她的心’具体指的的是什么。不过,听她们两个的语气,看样子林蝶语和苏海儿至少不会争锋相对,这倒是件好事。
次日,因为昨日已经提前和先生说过,顾梦去给王夫人请安之后,陪她说了一会儿话,便直接往贾政的书房梦坡斋而去。
苏轼,世称坡仙,他被贬谪广东惠州的时候有个书房名叫梦斋。
他在《梦斋铭并叙》中写道:“至人无梦。或曰:“高宗、武王、孔子皆梦,佛亦梦。梦不异觉,觉不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此其所以为无梦也欤?”卫玠问梦于乐广,广对以“想”。曰:“形神不接而梦,此岂想哉?”对曰:“因也。”或问因之说,东坡居士曰:“世人之心,依尘而有,未尝独立也。尘之生灭,无一念住。梦觉之间,尘尘相授。数传之后,失其本矣,则以为形神不接。岂非因乎?人有牧羊而寝者,因羊而念马,因马而念车,因车而念盖,遂梦曲盖鼓吹,身为王公。夫牧羊之与王公亦远矣,想之所因,岂足怪乎?居士始与芝相识于梦中,旦以所梦求而得之。今二十四年矣,而五见之。每见辄相视而笑,不知是处之为何方,今日之为何日,我尔之为何人也。”
梦坡斋,贾政这是把苏东坡当做偶像对待啊。那么是苏轼身上的哪些特质和经历让贾政产生了共鸣或者仰慕呢?少年成名,二十岁便进士及第?震古烁今的才情?身处逆境的豁达?“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的勇气?难不成只是自比苏东坡的好友僧人法芝不成。
因为距离不远,还不及细想,顾梦便到了书房门口,因为临近年关,部里的事务繁忙,贾政没多少时间管他,这还是顾梦第一次进贾政的书房。
顾梦整理了一下着装,进了门,便见里面坐着几个文人打扮的老头,贾政则正拿着书和其中一个谈论什么。
顾梦行了个礼,嘴里道:“给老爷请安。”
贾政停下了交谈,踱步到书架旁,一边把手里的书放到了书架上,一边嘴里说道:“你近日来读了哪些书?”
顾梦说:“《诗经》和《礼记》。”
贾政脸色一变,训斥道:“《四书》都还没读明白,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依我的话,也不用《诗经》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顾梦心想,难道贾政不知道平日里女先生教的是什么吗?这会儿突然发难是为哪般。若是知道顾梦这几日的作为,却不信他的学业进度,直接考校一番便是。若是不知,也不应该上来就是一顿喷啊。
顾梦只得说道:“回老爷,《四书》我已经背熟了。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五经也背熟后,到开讲的时候便能融汇贯通了。”
贾政见他说得有底气,便对他的学业进度有了几分相信,不过看他在这么多人面前和自己顶嘴,就想发脾气。
不过顾梦话音刚落,旁边的一个时刻察言观色的老先生突然赞道:“好,妙极!原本世兄就天分高,才情远,近来又不似往日作小儿之态,发奋读书,想来再过二三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
贾政捋了捋胡子,说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也不知是否真的背熟,不如就请詹先生帮我考校他一二,如何。”
‘以一知充十用’,意思是用很少的知识或信息去理解或处理很多的事情,形容人聪明、领悟力强。这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嘛。原来今天这一局是想在显摆自己儿子。这么大年纪拉的下脸来还称自己世兄,看来这些就是所谓的清客相公了。
那个之前夸顾梦的老先生,起身对贾政行了个礼,道:“恭敬不如从命。”
顾梦和他互相行了个礼。
詹光开始提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后面几句是什么?”
顾梦答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詹光继续问:“何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顾梦答道:“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詹光加大了难度“性无善无不善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这句是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顾梦回答了问题,把章节的内容也都完整的背了下来。
于是他又在《中庸》和《论语》各选了几句。顾梦皆对答如流不带停顿的。各个门客无不交口称赞。
贾政摸胡须的频率都高了不少,但是就是见不得顾梦一副淡定的样子,不然自己这严父的人设还怎么立,故还是想难他一难。
于是他说道:“你不要以为背熟原文,就能洋洋得意了,还需要读懂其中的微言大义才是,不然就只是读死书罢了。”
顾梦能说什么,只能应是。
他又说道:“你读了这些书,自己可有什么收获?”
这个问题问得太大了一些,虽然《四书》一共也才五万三千多字,讲的道理可是涉及各个方面。
没法子,顾梦只能随便挑个角度答道:“对于前面提到《大学》的两段文章,我的理解是:人生在世,不是事事都能如人意,就难免有所忿懥;总有事所不能及,故难免有所恐惧;总有爱恨,故难免有所好乐;天有不测风云,故难免有所忧患。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当我们修身过程中发现偏差,迷茫的时候,要直面这些让我们忿懥、恐惧、爱恨、好乐、忧患的事,正确的处理掉,而如果想要正确的处理遇到的问题,就要对问题有正确的认知,而唯有广博的学识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要多读一些书,多懂得一些道理。”
顾梦见贾政没有让他停下了的意思,便继续说道:“而《诗经·皇皇者华》讲的是如何把事情办好,对于每怀靡及的王事,要多求贤以自助。而怎么问问题也很重要。首先,咨诹,要向了解情况的人多方打听了解清楚事情的本末。再,咨谋,要找能做事的人了解清楚做成这件事的难点、关键之处和解决之道。再,咨度,要找明晰法度的人,了解清楚所采用的方法会不会触犯法度。最后,咨询,要同亲人中的贤明之人沟通交流,如果连亲近的人也不能理解团结,做事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听了顾梦这番话,连平时说多了阿谀奉承之词的众门客,此时也不得不对顾梦刮目相看,夸赞的话语也真诚了不少。
然而,贾政却不太高兴,皱着眉头说道:“科业之道,用的乃是《四书章句集注》、《诗经(朱子集注本)》中的注解,可不是单单翻翻《说文解字》就可以了。”
顾梦虽知他担忧,却也不太喜欢他老是一副想要扮演严父的样子,老是打压从不夸赞。就他这样子以前宝玉会喜欢读书才有鬼了。
于是没来由地生出一口怒气,不禁说了一句:“老爷,你说当初元佑四年苏东坡离开惠州,到詹州办学,教授诗经的时候,也要这么想的吗?”
有时候孩子太优秀,做父母的也会有焦虑,就像此刻的贾政,他听出来了顾梦也看过《朱子集注》里面对《皇皇者华》的注解,可是却还是故意按自己理解的意思说。同时有些欣喜他和自己一样都喜欢苏东坡,了解苏东坡的过往,所以明白他书房名的含义,又气他故意拿这个讽刺自己。
贾政看了看门下庸庸碌碌的连两者的区别都没听出来的清客,他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时移世易,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切不可自满。你自去吧!”
顾梦虽然嘴上占了便宜,可不敢再撩拨他,万一他气不过训自己一顿,面上也不好看,见他放自己走,便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