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新工部主事(1 / 2)穿越大汉,我成了匈奴国师?首页

武帝在见了一面王也后更烦躁了,现在王也身上又没什么大错,自己又不好拿捏他。

反观王也那边也是感到无奈,毕竟这事态和他想的不太一样,奈何这是那些匠人的一片心意,总不能辜负。

不过随着这几天的折腾,当初去送信的人回来了,信中提到那些人练的还不错,而且因为林宇懂兵法的缘故,那些人隐隐以林宇为首。这让王也心中有些不详的预感,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希望是多虑了吧。王也如此自我安慰到。

不过秦首的回信中提到,因为他负责教那些人识字,所以那些人对他也还是比较尊重的。没办法,现在文化人就这待遇,只要你多认识两个字,走哪都算人上人。

这让王也心中的不安减轻了一些,好歹还有几个自己的心腹在军中,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随后王也又把心思拉回了朝堂这边。这次工部之事不仅王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且还导致如今那些人工作量激增。他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件事。到底是再招一部分人手还是把权利分出去呢。

这两个方法各有各的优劣,招人的话可以保证工部里面会基本都是自己人,但这么搞只会把王也固定在这个位置上。而分出去权利的话确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王也的目的,但坏处是如今这帮老师傅势必也会被分出去,那以后他们的处境王也可就不容易插上手了。

王也在书房里沉思了很久,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此事呢?

最后王也还是决定放权,但是他到时候放权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现在那批老师傅他要带走,其他的由接手的人自己去解决。

那批人的心性王也已经了解,而且之前还一起共事过,对他们的本事也清楚,所以王也可不舍得放过他们。而且自己以后离开了,有这批人在手上,东山再起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第二天王也在朝会上提出了希望武帝派更多的人手来接手工部一事,理由就是如今工部内人员太少,工作量太大,无法胜任,但不希望像之前那样工部内尽是蝇营狗苟之辈。

一位大臣立刻站出来说道:“王大人,当初可是您信誓旦旦能管好工部,如今怎么又来向陛下要人了?”话语中满是幸灾乐祸,那扬起的嘴角和斜睨的眼神,仿佛在等着看王也的笑话。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就是啊,王大人,莫不是您能力有限,管不好这工部?您当初接下这担子时的豪言壮语,我们可都还记得清清楚楚呢。”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似乎巴不得王也在这件事上栽跟头。

又有大臣阴阳怪气地说:“王大人,这可不像您的作风啊,莫不是遇到点困难就退缩了?平日里您不是自诩能力超群吗?怎么如今也犯了难?”

王也面不改色,目光坚定地回道:“诸位大人,工部之事关乎朝廷大业,如今情况紧急,若不增派人手,诸多工程无法按时完工,后续影响不堪设想,恐误了大事。我王也一心为朝廷着想,只盼能尽快解决问题,还望诸位不要在此说风凉话。大家同为陛下效力,应当以大局为重。”

一位与王也素来不和的大臣冷笑一声:“哼,谁知道你是不是别有居心?说不定是想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呢。”

王也怒视对方,双目似要喷出火来:“大人此言差矣,我王也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我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朝廷的安稳和繁荣,岂容你这般污蔑?还请陛下明察!”

武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未发一言。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微眯的双眼,透露出他内心的算计。

王也这个提议其实颇对他的胃口,因为他既然已经打算除掉王也,那后续自然也需要安排人去接手工部,但安排谁去他又犹豫了。底下站着的这些人是否什么德行他自然清楚,若是被他们其中的某人占住了这个位置,那以后这工部别说搞什么好东西出来了,能抗住这帮人的搜刮就不错了。

武帝目光扫过群臣,心中暗暗思量,“这一个个看似忠心耿耿,实则都心怀鬼胎。若随意指派一人,恐怕这工部会被搞得乌烟瘴气。”

这时,一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臣举荐张大人接管工部,张大人为官多年,经验丰富,定能胜任。”

武帝心中冷笑,没锦衣卫之前他真的以为这姓张的算个良臣,可随着之后锦衣卫的深入调查,这张大人平日里贪污受贿那是什么都干,只是之前做的比较隐蔽罢了,若让他去工部,还不知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

又有大臣说道:“陛下,李大人为人正直,做事勤勉,是接管工部的不二人选。”

武帝皱了皱眉,这李大人倒是有些能力,可太过刚正,怕是难以与其他大臣相处,而且到时候万一他有点什么其他的想法,此人必定会搬出各种大道理阻止他。如此反而不美。

群臣纷纷举荐,武帝却始终不表态。

王也就在下面静静看着他们表演。其实他倒是有个好人选,只是不适合由他来开口,那个人就是李县令。毕竟现在来说他俩算是死对头,这李县令隔三差五就要参他一本,在外人看来两人已经水火不容,若是此事王也忽然举荐他的话,肯定会引人怀疑的。

那些人依然在吵个不停,都给王也看着急了,怎么,那李县令在你们眼里就这么没牌面吗,说了这么多人都没轮上他?难道就因为他现在官职不高?

这时,一位大臣突然说道:“陛下,臣以为李成良倒是可以考虑。此人虽官职不高,但在地方治理上颇有建树,且为人刚正不阿。”

李成良?此人是谁?不少人直接懵了,什么时候又出现了这么一号人物?但随着周围人的提醒,也都纷纷醒悟过来,这不是那个头铁的喜欢跟王也对着干的家伙嘛。

虽然李成良与王也对着干,但这好歹也是工部的权利,还轮不到他一个小官来接手。

于是立刻有人反驳道:“荒唐!李县令不过是一小小县令,如何能担此掌管工部的重任?工部事务繁杂,需要经验丰富、位高权重之人方能掌控全局。”

“哼,李李成良虽官职卑微,可他为官清廉,能力出众。以往在地方处理事务时,皆能公正妥当,若能掌管工部,定能有所作为。”

“清廉有何用?工部之事涉及诸多技术与管理难题,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哪有这等阅历和手段?他未必能应付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