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如蒙大赦,匆匆退出御书房,直接去了工部。这事当然跟他有关系了,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要是不闹一闹,怎么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重要性呢?
不过他去工部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至于压下这个动荡那显然是不可能了。不过王也也是很有分寸,他知道,如果闹的太过,说不定武帝一怒之下把他们全砍了也不是不可能。
王也特地把他们叫了过来,先是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反正中心思想就是要体谅朝廷,要体谅陛下的不易,那些人压就压了,考虑考虑家里的妻儿老小。
当然了,这些都得做做表面功夫让外人看看的,实际上私底下王也已经交代过了,让他们好好闹一闹,不过该做的工作还是要悄悄做好,别等后面被人抓住把柄。至于其他的,王也会安排好的。
于是又是一天后,王也进宫请罪去了。
理由倒也简单,“启禀陛下,臣无能,没能处理好这件事,那些工匠反抗情绪很高,臣已经拿他们没有办法了。”
“他们不是你一手招进去的吗?怎么连这么点小事他们都不愿意听你的了?”武帝也是不解了。
“回禀陛下,在臣带兵去大宛这半年,由于工部群龙无首,有些人塞了一些生面孔进去,而且大多担任要职,臣也是有心无力啊。”王也当即开始诉苦了。
武帝皱起眉头,神色不悦:“竟有此事?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王也低头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彻查此事,揪出那些在工部安插人手之人,还工部一个清明。再者,应给工匠们一个明确的交代,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方能平息这场风波。”
武帝沉默片刻,说道:“此事朕会考虑,你先退下吧。”
王也行礼告退。
然而,王也离开后,武帝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工部之事若不妥善处理,恐会影响朝廷诸多事务。但他又怀疑王也在其中是否另有图谋。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各方势力也在暗中关注着此事的发展,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王也没给武帝太多反应的时间,第二天的朝会上王也直接提出了要清理工部的奏折。这让有些人吃惊不已。
一位大臣立刻站出来说道:“王大人,此事是否过于仓促?工部之事尚需从长计议。”
王也拱手道:“陛下,臣深知此举突兀,但工部如今混乱不堪,若不及时清理,只怕积重难返,影响我朝诸多工程建设。”
又有大臣反驳道:“王大人,切莫危言耸听,工部虽有问题,也不至于如此急切。”
王也毫不退缩,高声说道:“各位大人,工部工匠罢工抗议之事尚未解决,若再不整顿,如何向陛下交代,如何向天下交代?”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武帝脸色阴沉,未发一言。
王也继续说道:“陛下,臣愿亲自负责此事,定还工部一个清明,让各项工事顺利开展。”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老臣缓缓开口:“陛下,王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工部之事确需解决,但也需谨慎行事,以免造成更大的动荡。”
“王大人,不知你打算清理哪些人,能否给个名单让我等一观,当然了,我们看的主要目的还是看看这些人是否有替换的必要或可能,毕竟清理了这些人,要重新找人补上他们的位置也是需要时间的。”此时另外一个朝臣搭话了。
王也还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无非就是想看看他们塞进去那些人在不在清理行列了。
王也当然不吝啬,甚至他已经想到了这些人会提这个要求,因此在来之前他把所有的工部的那些不是他招进来的人都写进了名单里。于是直接爽快的答应了那人的要求,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厚厚的名册交给了他们。
众人传阅之后无不变了脸色,要真按王也这个名单清洗,那工部可留不下几个人。于是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已经打定了主意,决不能让王也得逞,而且他们还想直接把王也弹劾下去这个位置,换上自己人。
一位大臣率先发难:“王大人,你这名单是否太过严苛?如此大规模的清理,工部岂不是要陷入瘫痪?”
王也毫不畏惧,回应道:“大人,这些人尸位素餐,毫无作为,留之何用?”
又有大臣说道:“王大人,莫要意气用事。这其中或许有些误会,还需再仔细核查。”
王也冷笑一声:“误会?我在工部多时,对这些人的行径了如指掌,岂会有误会?”
这时,一位平素与王也不和的大臣阴阳怪气地说:“王大人如此坚决,莫不是想趁机排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
王也怒视对方:“你休要血口喷人!我一心为了工部,为了朝廷,岂容你这般污蔑?”
朝堂上争论不休,武帝脸色越发难看,猛地一拍龙椅:“都给朕住口!”众人顿时噤声。
武帝看向王也,说道:“王也,你可有十足的把握?若因此误了工部事务,你当如何?”
王也跪地答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有差池,甘愿领罪!”
“好!朕给你这个机会,呢就按你的意思去弄,但是记住了,若是你因此耽误了工部事宜,那这个官你也就别当了,回家养老去吧。”武帝当然巴不得王也出现差池,一旦王也丢了这个官身,那自己弄死他岂不是更无人能察觉。
想到这里,武帝都快压不住嘴角的笑容了。
岂不知朝堂下方的王也也快要压不住嘴角的笑容了。丢官好啊,这官一丢那自己就无事一身轻了,到时候想去哪去哪。就凭这两年攒下来的财富,足够他后半辈子舒舒服服过活了。
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各怀心事,却在这件事上短暂达成了一致,可怜朝堂诸公,竟成为了两人互相算计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