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生发现,这关于治国的部分,【太平要术】里讲解的可是足够详细,什么四治、五治、十治。
四治,即为天治、地治、人治、跂行万物治;五治、即为上君之治、中君之治、下君之治、乱君之治、凶败君之治;至于十治,则是元气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文治、法治、武治。
讲述的是各种不同治理方式,会有怎样的效果,以及会有什么样子的弊端,可以说讲的是极为详尽。
张祖生本人对于政治什么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研究,所以在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只觉得很有道理,也看不出里面有没有什么大问题。
只是他对于里面的朝廷制度,还是有一点疑虑,因为他发现里面用的还是周朝的《周礼》,按照天地四时建立的六官制度。
所谓六官,即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这六官以天官冢宰为尊,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所以被称为“治官”;地官司徒的职责,则是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抚万民,所以被称为“教官”;春官宗伯的职责,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所以被称为“礼官”;夏官司马的职责,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所以被称为“政官”;秋官司寇的职责,以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所以被称为“刑官”;冬官司空的职责,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所以被称为“事官”。
虽然他觉得这一套官制,中央才三百六十五个官员,实在是有些太简单了,但是他也背不下来古代其他朝代都有哪些官员,所以也就只能暂时放下继续往后看了。
这一看之下,张祖生很是诧异,毕竟在他的印象里,古代讲述君民关系的名言名句,当属那儒家为最,尤其是《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他没想到这道家竟然也有类似的说法:“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君少民,乃衣食不足,令常用心愁苦。故治国之道,君以民为本也……治国之大要,以多民为富,少民为贫困……”
可以说,这一番看下来,让张祖生对于道家的想法有了一个极大地改观,毕竟在他以往的想法之中,道家那主要都是山医命相卜,讲究的是旁人不要打扰自己修炼飞升。
结果他却发现,【太平要术】里不仅仅提出要重视民生、以民为本,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急”。
“说天下大急有二,小急有一……不饮不食便死,是一大急也……如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天下无人,何有夫妇父子君臣师弟子乎?……二大急也。
天道有寒热,不自障隐,半伤杀人。故天生万物,可以衣之,不衣,但穴处隐同活耳,愁半伤不尽灭死也,此为半急也……”
看到这里,他才知道道家,不仅仅是自己所想的那样超脱于世,而是脚踏实地,在人所需的饮食、婚配、衣着冷暖上也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