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我眼中的历史(1 / 1)偷偷告诉你我的日记首页

上回讲到,职业高中高一阶段的我一开始是军训时期。这个军训,是我在上学的历史上首次穿上了迷彩服除了鞋子没有标配的鞋子外其他的全是清一色的迷彩服。至今我军训的迷彩服依然放在我的衣柜里珍藏。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不拍下来几张我穿迷彩服的照片。想想来自己也是挺后悔的。当时我军训并没有全时间段军训,而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偷懒的状态。当时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比如他们,他们是我第一次认识的朋友,至今的最后的高三阶段也依然是挺不错的,虽然有一个朋友他半路上突然退学了,但是人家想退学也没有办法。

后来我跟其中一个朋友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甚至是还是同桌。那一段时光我们特别高兴,我们那时候是分a组和b组的,我语文只是分了一次A组,其他的全是最普通的组,A组是最好的,B组是最差的。当然谁会承认b族是最差的?没有人能应该能承认自己是最差的吧。要想进入a组学习,上课必须要通过一次考试。而这次考试必须要获得优异的成绩以及标准的分数。这样才能进入到当时学校里班级里最好的班级。

语文我是那一年第一次进入到了最高级的A组,那年在好像是期末考试,我获得了接近90分的成绩。所以第二学期我就分配到了最好的班级里。我至今还记得在那里的第一课是学习的是《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文章是谁写的?现在根本就不记得了。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记得基本上清清楚楚。而且教我们的那个语文老师也模样也基本的记得清清楚楚。那个文章里面讲的好像全是议论文,全都是议论的谁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谁又是第一个干什么事?这篇课文在语文第一册最后几页里面。还有一个当时令我印象很深的课文是《幼学纪事》,这篇文章好像是讲的是一个人从对贫苦的环境成长为高级的环境里的奋斗史。至今想想我也是吟犹在耳。

那个老师还有讲了一篇课文叫《劝学》什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叙述了积累的重要性,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述说了运用工具的重要性。古人诚不欺我矣。没错,古人的智慧可不要小看,他是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精髓。这一点还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好好珍惜与品味。

那个语文老师还讲过她很喜欢王小波的作品,什么黄金时代,白银时代,讲的好像是王者荣耀里的段位一样,这个名字起的挺有个性。后来由于我在这个a组里面没有好好珍惜,最终还是退下了这个舞台,我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b组里面。我在这里也就是辉煌过一段时间罢了。至今想想也有一些叹息罢了。在a组里面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认识了座位在教室前门附近的一个女同学,他长得比较“壮”,这不是嘲笑她,这只是个幽默的词语,这一个字并没有嘲笑他的意思,还请那位同学不要怪罪。后来我才知道一个默默不闻的女同学却成了我一个“闪耀”的同学。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到a组里上第一次课的时我打算是在最后一排上课的,但是最后一排早有人把位置给占了,于是我心一横,胆子一大,果断的来到了教室的中间位置。我就是要想常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是按照现在的这个胆量,估计当时我就能坐第一排,甚至也是有可能的。

在这个a组学习语文课的后期,我记得最后几次学习语文课是在最后几排吧。好像是在靠近教师门口的最后几排,我记得很深的一节课是《鸿门宴》,当时我是认真听着《鸿门宴》里的剧情,逐渐的在脑海里带入一些情景。老师也让我翻译了一段文言文,我翻译的七七八八。但是当时好像教我们语文课的老师是另外一个老师,但是我记得现在好像不是在a组是在b组,没错,当时我是在b组。而这篇课文是在第二册里面,那个很厚的语文课本里面的一篇文言文。在那本课本里我们了解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又了解到了韩愈所写的《师说》,这个里面的文章非常的绕口,就连我也没有信心能全部背下来。后来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历史不忍细看》并且花费几天的时间通读一遍。也了解到了历史的真相。英国的大家培根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名言,意思就是说历史这门学问能让人变得聪明。后来在我听说后想了想也挺有一番道理。

大约在几年前吧,我看了几篇《史记》里面的几篇文章,也粗略的读了几遍。这本书是有翻译的,也是有原文的,但是我看原文挺费劲,不是我一点儿也看不懂,而是我看起来挺吃力。所以看着看着我就偷偷的看翻译去了。在文中说秦始皇嬴政让手下的大将军蒙恬去往长城边守住长城,让他北击匈奴,而蒙恬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这威力一点也不输汉朝的铁骑。只不过后来他被那个赵高那个太监给祸害了。可怜的大秦帝国啊!如果秦始皇晚上一年半载驾崩,大秦帝国或许是另一番局面。《史记》中讲道从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一直到汉武帝刘彻那个年代历史,当然了之前还有三皇五帝这些历史,不过三皇五帝这些历史不够吸引人。只是从秦始皇开始才逐渐吸引一些历史爱好者的眼球。

秦始皇嬴政从13岁开始当上了秦国的大王,初期是由他的干爹吕不韦和他的亲娘赵姬开始把持朝政,据说他的干爹和亲娘还有一段秘闻,后来在秦始皇亲政的那一年,一个有名的人物发生叛乱,最终得以平定,最后关中的团结老秦人一步一步的在秦王嬴政带领下统一全国,嬴政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等各种各样的谋略,再灭韩国的时候用到了商业战,在攻打魏国的时候直接是水淹魏国的都城,起初魏国的大王凭借着自己的魏国都城高大坚固认为自己无人能敌。没想到他却忘了他附近有一条黄河,嬴政在底下的大臣谋士的建议下打算水淹魏国的都城。

以上都是过去的历史,话有些说多了,但很值得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