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讨董风云1(1 / 2)三国,从蛾贼开始重建天下首页

汉室,那曾经辉煌无比、如日中天的王朝,如今却似风中残烛,在岁月无情的侵蚀下,正摇摇欲坠,向着覆灭的深渊滑去。

宫廷之内,宦官与外戚宛如两群饿狼,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撕咬,朝堂之上,奸佞之臣如同鬼魅般横行无忌,他们肆意践踏朝纲,将大汉的尊严与威严践踏在脚下。

而在民间,百姓们在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早已喘不过气来,战乱又如同恶魔一般肆虐大地,所到之处,一片荒芜。

土地干裂,杂草丛生,饿殍遍野,白骨露于野,曾经繁华热闹的城镇乡村,如今都被死亡和苦难的阴霾所笼罩,整个大汉王朝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仿佛被世界所遗弃。

在这乱世的漩涡之中,董卓,这个来自西凉的军阀,如同一颗灾星般降临。

他以残暴和野心为双翼,趁着王朝内乱之际,率领着如狼似虎的西凉军,一路烧杀抢掠,向着洛阳城汹涌而来。

那一路之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百姓的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却无法阻止西凉军的铁蹄。

进入洛阳城后,董卓更是无法无天,他的眼中没有王法,没有人道,只有无尽的欲望和贪婪。

他悍然废黜少帝刘辩,将献帝刘协拥立上位,随后自封相国,将整个洛阳城乃至汉室朝廷都如同玩弄于鼓掌之间般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他的士兵们在城中如同恶鬼一般奸淫掳掠,那些传承千年的珍宝古玩被他们洗劫一空,华丽壮观的宫殿庙宇也被肆意破坏。

洛阳,这座承载着大汉辉煌历史与文化的繁华都城,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百姓的哭喊声、悲号声回荡在大街小巷,久久不散,仿佛是对这乱世的哭诉和诅咒。

董卓的暴行如同导火索,迅速点燃了天下人心中的怒火,各地诸侯听闻此等恶行,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起兵讨伐这个祸国殃民的逆贼。

在这些诸侯之中,袁绍,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位。

他出身名门,四世三公的家族荣耀如同璀璨的光环笼罩着他,在士族之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

袁绍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心怀壮志,渴望在这乱世之中建立一番伟业。

他广交天下豪杰,无论是勇猛无畏的武将,还是智谋超群的谋士,都被他的魅力所吸引,纷纷前来投奔。

他对待这些人,总是礼贤下士,谦逊有加,因此在士林和江湖中都有着极高的声誉。

当董卓之乱如狂风般席卷而来时,袁绍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改变天下局势的关键时刻,一个能够成就他心中壮志的绝佳机会。

他在渤海郡积极准备,如同一位精心打磨兵器的工匠,用心训练军队,囤积粮草。

每一个士兵都在他的严格训练下逐渐成长为可战之兵,每一粒粮食都被妥善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声望如同磁石一般,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前来归附。

沮授,这位智谋超群的谋士,如同诸葛亮之于刘备一般,在关键时刻向袁绍进言:“将军,您世代受汉室之恩,如今董卓逆乱,这正是将军建功立业、匡扶汉室的大好时机啊!当速发檄文,召集诸侯,共讨董卓,以正天下之名。”

袁绍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吾亦有此心,董卓之恶,罄竹难书,吾等必当除之,还天下一个太平!”

于是,他立刻命陈琳撰写檄文。

陈琳,素有大才,他笔下的檄文,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直刺董卓的要害。

檄文的文字仿佛带着火焰,所到之处,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怒火。

那洋洋洒洒的文字,痛斥董卓的种种恶行,从废帝专权到烧杀抢掠,每一条罪状都清晰可见,令人发指。

檄文如同一阵狂风,迅速传遍天下,各地诸侯读罢,纷纷响应。

首先是曹操,他虽出身宦官家庭,但心中却有着匡扶汉室的大志,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早已是义愤填膺。

他率领着自己精心训练的军队,从陈留赶来,与袁绍会合。

曹操带着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袁绍说道:“本初,董卓暴虐无道,吾等当合力击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还大汉以尊严。”

袁绍看着曹操,心中满是欣慰,点头道:“孟德前来,吾心甚慰,有你我二人齐心协力,必能成就大事。”

接着是袁术,袁绍的堂弟,他在淮南地区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势力。

袁术此人虽然野心勃勃,但在讨伐董卓这件事上,还是与袁绍达成了共识。

他带着充足的粮草辎重和训练有素的军队加入了联军,神色傲然地说道:“吾亦来共襄盛举,董卓必败无疑,我等定要让他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除此之外,还有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等诸侯,他们各自率领本部人马,纷纷向酸枣集结。

一时间,酸枣之地,军旗飘扬,人马喧嚣,一支声势浩大的联军就此形成,宛如一条即将向董卓发起致命一击的巨龙。

联军虽然在大义的感召下集结起来了,但内部却如同一团乱麻,存在着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

诸侯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野心,彼此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更像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各自心怀鬼胎。

在酸枣,各路诸侯齐聚一堂,商讨讨伐董卓的战略。

袁绍作为盟主,坐在主位上,眉头微皱,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诸侯。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诸侯们之间那微妙而又紧张的气氛,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

韩馥为人多疑,他心中一直担心袁绍在此次联军行动中势力会不断膨胀,进而对自己不利。

因此,在军事行动上,他总是瞻前顾后,有所保留。

他眼神闪烁地说道:“此次行动,需谨慎行事,不可贸然进攻。董卓之军势大,我等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轻举妄动。”

孔伷则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对袁绍的领导并不完全信服,时常在众人面前提出一些与主流意见相悖的看法。

他满脸不屑地反驳道:“若总是畏首畏尾,何时能击败董卓?我等应速战速决,不能让董卓有喘息之机。”

他的话语如同锐利的刺,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曹操深知联军内部团结的重要性,他猛地站起来,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大声说道:“如今董卓暴虐,天下苍生受苦。我等兴义兵,是为了匡扶汉室,解救黎民。若内部纷争不断,如何能成就大事?当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方能战胜董卓,否则,我等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曹操的话如同洪钟大吕,在营帐中回响,虽然得到了一些诸侯的赞同,但仍有部分诸侯心存疑虑,眼神中透露出犹豫和不甘。

袁绍为了稳定局势,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开始精心布局。

他将联军分为多路,根据各位诸侯的兵力和将领特点,以不同的路线进攻董卓,力求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同时,他任命有能力的将领担任各路军队的统帅,在军事会议上,他神情威严地强调了军纪的重要性,眼神严厉地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若有违军纪者,军法处置!我等是正义之师,不可骚扰百姓,以免失去民心。”

在联军的营帐中,谋士们也在积极谋划。

沮授如同一位洞察先机的智者,为袁绍分析董卓的兵力分布和战略弱点。

他指着地图,神色凝重地说道:“董卓之军虽强,但并非无懈可击,其兵力分布有隙,可先从其外围防线入手,逐步瓦解其防御。”

而曹操则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目光炯炯地看着众人,自信满满地说道:“吾以为可直接突袭洛阳,打董卓一个措手不及,虽有风险,但可出奇制胜。若成功,董卓必乱,我等可趁势追击。”

曹操的计划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虽然风险很大,但也引起了诸侯们的深思,营帐内顿时议论纷纷。

联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开始了对董卓的进攻。

桥瑁率领东郡军队作为先锋,向着董卓的防线发起了冲击。

董卓得知联军来袭,派出了大将华雄迎战。

华雄,此人身材魁梧,宛如一座铁塔,那一身腱子肉彰显着他无穷的力量。

他武艺高强,是董卓麾下的一员猛将,手中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令人胆寒。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脸狰狞地冲向联军,仿佛死神降临。

桥瑁的军队与华雄的部队在黄河岸边相遇,刹那间,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

桥瑁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兵力和士气,可以轻易地突破董卓的防线,却没想到遇到了华雄这样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