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赵氏先祖随着南明王朝的足迹,悄然退隐至滇西南的天心村,从此化名隐居,与世无争。为了囤粮避乱世他们将清灵山的一处天然洞穴巧手改造,既成粮仓又作避难所,双管齐下,智慧非凡。
三百六十载春秋更替,赵家后代接力,不断雕琢这方洞天福地,从最初的简陋洞穴,扩展至清灵山腹地的庞大地下宫殿,藏物无数,蔚为壮观。岁月流转,其避世功能渐退幕后,转而成为赵家珍藏各类物资的秘密花园。
往昔,这地下宝藏的钥匙,仅由族中尊长如老太爷、赵晋旭等紧握,而今,赵磊作为族长接班人的身份尘埃落定,自然承袭了这份荣耀。“小磊,你领着薛老师细细观赏,我们先行一步。”待五桶沉甸甸的猪腿稳妥安置于窖中,赵晋旭领着众人缓缓退出。
薛沪生,这位身兼数职、更添魔都美术学院教授光环的学者,被赵晋旭亲切地唤作“薛老师”,实至名归。赵磊应声,承诺道:“放心,我们离开时,定会锁好门户,确保安全。”
简短寒暄后,赵磊引领薛沪生踏上了一场探寻窖藏奥秘的奇妙旅程。“薛叔,请随我来,先一睹成品火腿的安身之所。”穿过腌制火腿的香气缭绕之地,赵磊领路在前。
这窖藏洞,初为自然造化,后经赵家先辈不懈开凿与布局,主洞两侧密布着各式窖室,每一间都依据其独特的气温、湿度特性,被赋予了不同的使命。火腿腌制之时,偏爱湿润通风之所,故靠近通风口的窖室成了它们的最佳温床;而待火腿成熟,则需移至稍干之地,既防霉变,又促其缓缓发酵,时光流转间,火腿风味愈发醇厚,令人回味无穷。在过去悠悠三百年间,赵氏家族精心雕琢,编织出一套既完善又缜密的经验之网,每个环节都如同星辰般,各有其定位与光芒。
“咱这窖藏室里,估摸着得有多少火腿宝贝呢?”洞穴深处,柔和的白色节能灯洒下温馨的光,薛沪生紧跟赵磊身后,步伐轻快,丝毫未受光线影响。
刚在初级窖藏室领略了数百根火腿悬挂发酵的壮观景象,薛沪生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奇,成品室中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个嘛,大概上千根吧。”赵磊边走边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每年总得卖些出去,维持生计嘛。听说那最老的火腿,可是十年前的杰作,三爷常提起。”
赵家的火腿,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家族经济的重要支柱,尽管受限于原料与人力,产量颇为有限。自家杀猪取材自不必说,市面上精选的猪腿也是他们的偏爱。每年,少则百支,多则如今年计划,至腊月前腌制六百支,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为了迎接日益增多的游客。
言谈间,两人已至另一窖藏室前。此室并未封闭,一入门便可见火腿林立,它们按年份井然有序地悬挂在架子上,宛如时间的见证者。2004年的火腿阵容最为庞大,数量或已逾三百;而99年的陈年佳酿,则显得尤为珍贵,寥寥可数。
“不日,我们将迎来2005年的新秀入驻此室,同时,那99年的老将也将功成身退,一一清空。”赵磊轻拍一支99年的火腿,眼中闪烁着期待,“到时,薛叔您可得赏脸,共品这岁月沉淀的味道!”
赵家火腿,半年腌制发酵即可尝鲜,然真正的美味则需三年时光,方能达到营养与风味的黄金比例。而最佳的赏味期限,则是接下来的七年,期间风味不减,之后则逐年淡去,如同人生百态,各有其时。在温馨的九九年时光里,那几缕火腿香正悄然酝酿着蜕变的奇迹,赵家每年岁末的惯例,便是将那些十年前细心腌制的火腿进行一番清仓大行动,为新一年的美味腾出空间。
“小磊啊,你们手握如此多的金字招牌,咋不乘风破浪,把生产规模再扩大些呢?薛沪生漫步于火腿的藏宝洞,好奇之心溢于言表。
“哎,说来话长,原料和利润这两座大山,实在难以逾越啊!”小磊轻叹,昔日壮志犹在心头。他刚毕业那会儿,还梦想着将家族的小火腿作坊,打造成业界的巨擘。然而,深入行业的脉络后,那份冲动渐渐平息。
赵家火腿的精髓,在于草原放养两年的黑猪后腿,佐以千年古盐井的盐粒与秘制灰浆,每一道工序都透露着对传统的坚守。可如今,饲料喂养的杂交猪泛滥,纯正黑猪数量锐减,赵家火腿的根基似乎也在动摇。
更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品质上乘,赵家火腿的市场认知度却像是藏在深闺的佳人,未能广为人知。长期以来,它只能与乡间自制的火腿并肩作战,在市场的洪流中默默前行。若非老太爷的得意门生李云海,现任市委要职,巧妙地将赵家火腿带入姚州高端餐饮界,其命运或许更为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