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哼了一声,“天德是怕咱跟他抢人,要将你留在身边,所以,在你来见咱之前,他要先见一见你。”
岳峰沉默。
再往下说,势必会涉及徐达或是老朱。
以他现在的身份,议论谁都不合适,无论要说的内容是好是坏。
朱元璋也不再言语,而是缓缓闭上双眼,稍坐歇息片刻。
没过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座寺庙里。
当走下马车的那一刻,岳峰见是禅寺,不由好奇道:“上位,为何会来寺庙?”
朱元璋语重心长道:“睡不着,来拜拜佛。”
有人说,朱元璋是僧人皇帝,信佛,其实,岳峰认为,这种描述并不妥当。
朱元璋给他未来的儿子,一人安排了一个僧人。
但这不代表,他就只信佛了。
朱元璋对于神明佛陀之事,一向一视同仁。
只不过,他可能对和尚有些特殊情感,缘于年幼时当过游方僧人,说白了,就是要饭乞讨。
他给诸多儿子安排的僧人,大多都是精通儒学之辈,充当‘老师’的角色。
那些亲卫本要跟随朱元璋一起进入大殿拜佛,但朱元璋担心他们会惊扰了佛祖,于是就命他们守在寺外。
只叫了岳峰陪他进寺。
这时,朱元璋穿着的衣衫,也并未多华丽,只是简单的农民装扮。
身为义军领袖,在大业未定之前,自然不敢过于奢靡,生怕会腐蚀了雄心壮志,也会引起义军将士们的不满。
随后,他们二人就进入一座大殿。
这时,寺庙主持早早来到主殿,打算再过一会儿,就要给陆续到来的僧人们上早课了。
见两名衣着朴素的汉子走来,主持只是瞅了一眼,便觉得是哪里来的乡巴佬,并未过多在意。
朱元璋却上前主动抱拳,“见过师傅。”
人家主动上前来搭话,主持自然不会不应,只见他淡淡点了点头,道:
“施主来得挺早,不知从何处过来?”
朱元璋直言道:“从乡下而来,特意到此参禅礼佛。”
果然是乡巴佬...主持见朱元璋一身煞气,又不像是寻常乡巴佬,好奇道:
“施主所从何业?”
朱元璋回了句,“无业游侠。”
游侠?流寇吧?主持心中一咯噔,见朱元璋腰间佩剑,遂心中一慌,连忙双手合十,道:
“希望施主从良寻善,莫要再做恶事,唯有安分守己,才能在天下大乱之际,独善其身,寻求一片净土。”
此话一出,朱元璋立时炸毛,皱眉道:“大师说我做恶事?我做什么恶事了?”
主持特意看向他的腰间佩剑。
朱元璋顿时会意,丝毫不惯着他,当即就将利剑拔出,架在了主持的脖子上。
主持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到四肢发颤。
见状,朱元璋大笑道:“方今天下,之所以大乱,皆因民不聊生,原来大师躲在此处,只为独善其身...不,是苟且偷生!”
“咱要做的事,就是结束这天下动乱,让百姓有衣可穿,有食可吃,远比你这和尚要心怀苍生!”
随后,朱元璋将剑收鞘,看向岳峰,“岳小子,咱走,如此庙宇,咱不来也罢!”
待他说到此处,主持方知来者深不可测,连忙道:
“方才是贫僧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施主恕罪。”
“不知可否请教施主名讳?贫僧好日夜为施主祈福。”
闻言,朱元璋见那和尚身旁有笔墨,显然是为了抄录经书时所用。
朱元璋拿起笔杆,沾了点墨,来到一处红墙前,想了想,写下一首诗,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写罢,朱元璋顿时大笑起来,显然是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
紧接着,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岳峰,开口道:
“岳小子,你说你读过几年书,虽然文不成,但给咱这首诗题个名字,应不是什么难事吧?”
岳峰笑着接过笔杆,上书【不惹庵示僧】。
朱元璋看了,点头道:“正合咱意!”
说罢,他面壁负手,又道:
“小子,想要好好活着,过完这一生,无可厚非,但咱不能像那和尚,只晓得独善其身。”
“杀尽江南百万兵,这句话,咱送给你,咱希望,将来你能为咱,为这天下苍生,灭了陈友谅与张士诚!”
岳峰正色道:“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