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海南岛上春常在 第九十章:征粮指令与第一寨的计划(1 / 2)重生崖山之后首页

吕世明的确是准备去一趟乾宁,因为既然海康和陆复宋的贸易点已经确定建立,那么原先的贸易点兼情报点是怎么回事,还能不能发展,就是一个大问题,吕世明准备先去澄迈了解下刘三的打算,再走陆路去乾宁,王文清听说以后,也准备去一趟,主要是去看看他那个同年任之明,同时也去打点一下。

高建国的想法得到了彭成龙和吕世明的支持,但是彭成龙的担心主要是工业社会的模式如何借鉴,毕竟,这里连封建社会都不是,还是奴隶社会,吕世明的担心是因为长期以来,暴秦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采用暴秦的作法,是否会因为残暴不仁而受到各方抵制。

高建国不这么看,他仍然认为工业社会其实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除了工业化的外在现象,底子里仍有许多传统社会的痕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借鉴呢,当然,这其实是一种反向借鉴,并不是为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去研究和借鉴历史,反而是要用以后优秀的东西来倒推回来,对一个落后的社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至于秦制,高建国决定找吴海军了解一下,反正自从彭成龙跟阿麦达成意见后,阿九上山来帮他一起练兵,他也没有多少事了。

这样,讨论的人从3人增加到了4人,已经快占了委员会的半数,最后,经过2个晚上的探讨,终于拿出了一个方案,不过,考虑到姚、李二人的利益,高建国还是决定先跟这二位通报一下,再在委员会上提出,因为翌日一早吕世明和王文清就要启程,决定等到他们回来再开委员会。

在开委员会之前,高建国准备跟彭成龙一起去见见姚、李两位。

正如高建国等人所料,姚、李两人提不出什么有真知灼见的反对意见,只对他们和他们身边人的权益的保证提出了意见,高建国跟彭成龙商量后,认为如果全部保证的话,会对废除奴隶制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保证,那么变革很可能进行不下去,权衡再三,大部分权益都得到了保证,尽管这意味着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可能在经济和生活上,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以尽量先满足姚、李二人及其身边人的权益。

不过,表决权还是一样的,在委员会中商议事情仍是所有人平等,并不因为某些权益和待遇的问题而有不同,这也是高建国和彭成龙所坚持的,至于其他方面的让步,高建国和彭成龙相信,委员会的其他人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支持的。

在取得姚、李二人的同意后,高建国准备把方案起草出来,待委员会人员到齐后再宣布通过,然而,此时一个消息传来,宣慰司的征粮指令下来了,小小的琼州路,居然要征粮13万石,虽然是明年夏收后一起征收。

刚进11月,海南岛上还是秋高气爽,第一寨三长老的部里,一栋完全仿汉制的大院里,昌化军知州衙门的张管勾和百户所的百户正和三长老、六长老在一起喝酒,看得出,几个人兴致都很高。

第一寨早已汉化,只是还打着个黎寨的幌子而已,不过大祭司和7位长老的权益却没有变化,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带有奴隶制的深刻痕迹,只是人身依附关系没有那么紧而已,处罚上也比山里的黎寨稍显仁慈些。

三长老汉名黄正前,字风台,六长老是他的堂弟,名黄正金,字昆奴,这寨子,实际上就是这7个长老的,至于那个什么大祭司,更像是个吉祥物,除了在朝廷官员那里露个面,为黎寨争取些优惠政策外,基本没什么权势,地也没有,连一般的生活支出,都要各长老匀一点所谓的“供奉”才能维持。

这寨里,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大长老、三长老和六长老,大长老年事已高,但是2个儿子很有出息,长子是读书人,在前宋时曾考取功名,后来蒙元占据琼州时,他并没响应文相公的起兵号召,而是跟大多数官员一样,立刻“改旗易帜”了,因他又是读书人,于是,很受蒙元官府的看重,如今已是一路的主簿。

一路主簿已是从五品的官员了,又拥有实权,比之今天在这喝酒的什么张管勾,无论品级还是职权,都不可同日而语,大长老的二儿子也在官府,如今是这儋州衙门的一名吏目,有这些关系,大长老尽管在财力上不是最强,但是在寨中说话却毫无疑问是最有权威的。

三长老早年跑过行商,跟吕世明也认识,这人算是有些眼界的人,因为会处理与官府的关系,生意作的还是不错的,这人最大的毛病是见风使舵,前宋时,昌化军的同知跟他关系甚好,他做生意这位可以说是百般关照,但是蒙元来后,这同知响应文相公号召,意图在昌化秘密招兵相应,结果没想到这位行商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跑到蒙元官府告密,最后恩人全家被戮,上演了一出“忘恩负义”的现实活剧。

不过,也因为他擅于见风使舵,蒙元官府他也打点的很好,这第一寨对外的生意,几乎全被他垄断了,所获巨利,贸易点遍布琼州、雷州、广州诸路,算是这寨里财力最强的,6长老是他的堂弟,因为也读过一点书,原在宋军中作个幕僚,后来见宋军不堪一击,立刻就跪降了元军,蒙元见他时琼州人氏,就让他带了少数兵丁衙役过来接收,他到了昌化军,立刻就成了州里管军的达鲁花赤。

当然,他也是惯会看风色的人,去年见元廷疑忌汉人尤其是南人,他马上让出位置给了色目人,元廷大加赞赏,让他继续领着从六品的俸禄,在家赋闲,同时给了他和他部里一些特权,垄断了昌化的船运,就连元廷官府要用船,也要跟他打个招呼,如果征他的船,那是要按市价付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