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16岁的何雨柱(2 / 2)四合院:拳打禽兽,逆天改命首页

他深知,仅凭一腔热血和厨艺,难以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安身立命。

正当何雨柱沉浸在对未来的忧虑与思索中时,一股莫名的力量突然涌入他的脑海,带来了一阵短暂的眩晕。

他猛地一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他迫不及待地闭上眼睛,尝试与这股力量沟通,只见眼前浮现出一个清晰的系统面板。

【个人面板】

【姓名:何雨柱】

【年龄:16岁】

【职业:厨师】

【技能:谭家菜初级(73/1000)、川菜初级(95/1000)、大锅菜入门(65/100)、面点初级(42/1000)】

这个面板仿佛一面镜子,将他目前的状况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惊喜地发现,自己不仅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与技能,还意外获得了这个系统的辅助。

谭家菜的细腻、川菜的麻辣、大锅菜的实惠以及面点的精致,这些技能如同他手中的武器,让他在烹饪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在审视着系统面板上的经验值分布时,何雨柱不禁陷入了深思。

谭家菜与川菜的熟练度已悄然迈入初级门槛,这得益于他前身对精致小灶的深厚积累——无论是跟随父亲何大清研习的谭家菜精髓,还是拜师所学、日益精湛的川菜技艺,都让他在这两大菜系上展现出了不俗的潜力。

相比之下,大锅菜虽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因缺乏专门的训练与精进,仅停留在入门阶段,显得略为逊色。

谭家菜,作为官府菜系中的瑰宝,其烹饪艺术之精湛,选材之严苛,皆非寻常可比。它以烧、炖、煨、靠、蒸等技法见长,尤其擅长干货发制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对食材的极致尊重与烹饪技艺的深厚底蕴。

在旧时的京城,官府之间以美食相赠,既是交流情谊的方式,也是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而谭家菜,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众多官府竞相追捧的佳肴。

至于川菜,其作为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麻辣风味和广泛的食材适应性,深受食客喜爱。

与谭家菜的繁复相比,川菜的制作过程虽显简便,但要在味道上做到层次分明、回味悠长,同样需要厨师具备深厚的功底与不懈的追求。

原主在川菜上的造诣,正是得益于师傅的悉心传授与自身的勤奋练习,使得这一菜系迅速成为了他的拿手好戏,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迈入中级境界。

至于面点,虽然看似简单,实则也是烹饪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馒头、面条等日常面点,虽级别不高,却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承载着家的味道与温暖。

何雨柱深知,面点的技艺同样需要时间的沉淀与不断的创新,他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与努力,面点技艺也定能迎来质的飞跃,从初级迈向更高级别的白案技艺。

而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系统赋予的三个神秘空间——储物、养殖与种植。这三个空间如同三个宝盒,各自蕴含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

储物空间的无垠广阔,让何雨柱不禁遐想连篇,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可以随意存放物品、不受现实束缚的神奇世界;而种植与养殖空间的设立,更是为他提供了一个自给自足、实现食物自由的小天地。

虽然目前这两个空间还较为简陋,仅有一亩地大小,且各自配备了一汪灵泉,但何雨柱相信,随着自己对系统的深入了解与运用,这些空间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他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面对当前的处境,何雨柱心中已有了明确的规划。

他明白,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逃离现实、寻找父亲庇护的少年。穿越至此,他必须学会独立面对一切挑战与困难。

保定之行,已不再是他的选项,因为那里不仅有白寡妇的阻挠,更有何大清难以言说的苦衷。

他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站稳脚跟。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何雨柱便从床榻上坐起,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他知道,这一天非同寻常,轧钢厂合并后的首次定级考核,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决定他未来职业生涯走向的关键一步。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他必须全力以赴,不容有丝毫懈怠。

回望过去,轧钢厂虽为娄半城私产,却已站在了公私合营的风口浪尖。

这一变革,是国家工业体系重组的缩影,预示着钢铁这一战略资源将逐步从私人手中转移至国家掌控之下。

娄半城这位商界的传奇人物,以其过人的智慧与远见,顺应时代潮流,对此变革持开放态度,这无疑为轧钢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雨柱深知,前往保定寻找何大清虽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执念,但在现实面前,他必须做出理性的选择。

定级考核,关乎他的职业命运,更关乎他能否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中立足。

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远行的念头,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考核准备之中。

他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生怕惊扰了还在梦乡中的妹妹何雨水。

年仅九岁的她,昨日因担忧父亲的去向而哭得泪人一般,直到疲惫不堪才沉沉睡去。

何雨柱心中涌起一股温柔与怜惜,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妹妹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再为这些琐事烦恼。

走进厨房,他打开了家中的两个面缸,一白一黄,分别盛放着珍贵的白面和常见的玉米面。

在这个以面食为主食的北方年代,小麦虽早已传入中国,但其产量有限,因此白面成了稀缺的精细粮食,往往只有高官显贵或逢年过节时才能享用。

而大多数家庭,包括何雨柱家在内,日常多以杂粮为主,玉米面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望着满满当当的面缸,何雨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父亲何大清的细心安排。

白面约有五十斤,足以应对一段时间的日常所需;玉米面更是满满当当,显示了家中储备的充足。

此外,地窖里还藏着父亲提前准备好的白菜、白萝卜、胡萝卜以及土豆等耐储存的蔬菜,以及少量的肉食,这些都是他们在这个物资并不充裕的年代里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