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孤城一行三人,下了明月峡,走过青松镇,过了清水河上的一座名唤“东山叠翠”的桥,就是汉江源了。
汉江源是汉水之源,西起牢固关,东至二道河的支流后河源头,北起后河,南至南山岭。
由于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汉江源的沟谷深陷,山体陡峭,而山顶则比较开阔,局部形成坦地。
汉江源之上只是普通的小河流,从遥远的崇山峻岭蜿蜒至此,受南北二山夹击,这二山是北边的青龙山和南边的卧虎山,河水陡然跳入峡谷,往东南而去,因此水势变得颇大。
河边有一个大型的张氏宗祠,此时正乌压压的有好几百号人在那求雨,虽然峡谷下面水源不少,但附近的高处田地,依然经常缺水。
张氏宗祠的东边,有一个巨大的私塾,名曰“汉中书院”,楼台亭阁,层层叠嶂,蔚为壮观。里面书声琅琅,翰墨飘香,一派盛世气象。
燕孤城说:“我们去看看他们怎么求雨。”两姐妹欣然前往。
到了张氏宗祠,三人只见这几百号人齐齐的跪在祠堂的中间平场,中间还有不少私塾学生模样的人。
台上铺了红布,左侧一个锦旗,写的是“关帝爷显灵”;右侧一个锦旗,写的是“汉济侯显灵”,中间一个大锦旗“告慰昊天上帝”。周围还插着风雨雷电四位神仙的锦旗,台前摆放着祭坛、祭祀的物品、进献的猪羊牲口。
原来这些年此地自然灾害频发,旱灾严重,随之祈雨活动也更加盛行。
燕孤城看了旁边的石刻,原来这张氏宗祠是为了纪念古代蜀国大夫张千犨而建的。
张千犨曾在HZ市北边修过水利,造福一方,后人为了纪念他,故修此祠。
唐太宗李世民,因其水利威名,曾追封过张千犨为汉济侯,故有“汉济侯祠”和“张氏宗祠”两种称谓。
因为朝廷和汉中郡衙门都这么大力宣传过,因此这十几年来,来这里求雨的官员和民众更多。
燕孤城又出来看了看,感觉张氏宗祠旁的小河,水面其实只有十丈左右,正好两边有一二十棵参天大树。
燕孤城走到小河边一个一人合抱粗的大树前,站好马步,凝神聚气,使出平生力气,一招“三阳开泰”迅猛发出,双掌击打在大树上,大树顿时震得倾倒两分。
燕孤城不等它回弹,急急再打出同样的两掌“三阳开泰”,掌力后浪叠加回弹的前浪,顿时风沙狂起,这么一个大树居然被燕孤城掌力推倒,垂直倾入河中,已经盖过大半河面。
燕孤城如法炮制,再把两棵更大的树击倒在河中,然后飞身跳入小河中的树干上,再凌空一跳,已经跳到河对面。
在河对面,也找了三棵巨树,同样击倒在河中,两边一共六棵巨树,都重叠倒在河里,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树枝树叶相互交叉,小河水势顿时大减,水位上涨两尺左右。
河边上游巨石林立,燕孤城又使出神力和内功,不断滚动巨石,再借用水流之势,猛力拍打巨石滚动,直至滚动到六棵大树处。
依用此法,燕孤城奋力推动了近三十块巨石到河中,全都排在巨树前面,河流水势顿然已减八成,水位上涨六尺左右。
燕孤城这一番神威发力,早就惊动众人,大家都不求雨了,纷纷出来看这位豹面大侠的神迹。
燕孤城做完,拍拍了手,跟众人说:
“大家再填一些石头和沙袋,应该就可以建造起一个水坝,能多囤积一些水源,旱可存水,涝可蓄洪,应该能改善一下这里的水利状况。在下认为,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呵呵。”
众人大喜,其中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走了上前,给燕孤城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