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拨通以后,铃木史郎朝着电话那头吩咐道:“去查一个名叫青山平川的男子,20岁左右,身份是毛利家的亲戚,昨天和二小姐有过接触。”
说完以后,他也不等电话那头回应,就直接挂断了。
把手机放回口袋以后,铃木史郎这才拿起面前的手稿读了起来,读了一会儿后,他惊奇的发现,这本小说的质量居然还不错!
铃木史郎的文化素养可是甩他闺女十几条街都不止的,所以,他自然能从这些手稿中看出更多的东西。
经过仔细审视后,他发现,这本小说文笔细腻,人物的言行逻辑自洽,人物的每个行为都有着明确的动机和目的。
书中的角色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反应都是合乎情理的,事件的发展过程也是描述的循序渐进、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书中的笑点也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起来感觉非常轻松,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的句子,可见作者对于现实生活有着独到的见解。
小说里的句子都比较简洁,但是意思表达的却非常清晰完整,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底非同一般。
书中主人公的三观、言行等也都比较规范,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一些性格特征。
最后,铃木史郎对这本小说的评价是:不错!
他平时看的书籍大多是一些文学类作品,因此,他的眼光是比较挑剔的,像那种剧情浮夸、逻辑经不起推敲的小说,根本就入不了他的眼。
而青山平川的这本小说,居然让他看到了一些文学类作品的影子,让他能够心情舒畅的从头看到尾,这对于一本小说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作为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青山平川写的时候可是格外认真,剧情都要在脑海中反复推敲,觉得没有问题了才会写上去,毕竟,他还指望着这本小说能一炮而红,好迅速改善自身的现状呢!
看完手里的稿纸后,铃木史郎心里对青山平川这个人倒是有了一些好印象,最起码,对方的这份工作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现在,就等调查的结果了!
手底下的人也没让铃木史郎等太久,一个小时以后,青山平川的生平资料就已经摆在铃木史郎的面前了。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效率已经很吓人了!
铃木史郎拿起面前的a4纸仔细阅览,发现这个名叫青山平川的年轻人,他的人生转折点源自于他18岁时,父母出的那场车祸。
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对方的行为就跟一个暴发户没有任何区别,直到两个月前,对方才尝试着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可结果却是屡屡碰壁。
随后,对方一气之下,就把自己关在了家里,每天靠酗酒度日。
这份资料里,清晰的注明了青山平川(指原主)买酒时的票据信息。
直到距今一个月以前,对方好像幡然悔悟了似的,开始认真调研市场,随后,对方就成为了一个小说作家。
这份资料里面基本上都是客观的描述,资料的编辑者并没有在其中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见。
看完这份资料以后,铃木史郎心里,对青山平川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父母突然去世,没人照顾他的生活,所以,对方会辍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长达两年的报复性消费,这在铃木史郎的眼里,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失去了父母的约束,又手握大量的财富,却还只是报复性消费,而没有去胡作非为,这在铃木史郎看来,已经算是自控能力强的表现了。
毕竟,像那种一旦得势就无法无天的家伙,铃木史郎可是见的太多了,和那种人一比,青山平川干的那些都不算事儿了。
虽然对方在前段时间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但是一个20岁的青年,就要独自承担生存和生活的压力,想要醉酒逃避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对方在前段时间已经振作起来了,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对方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还因祸得福,学会了做事情要脚踏实地,要三思而后行,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法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再联想到自己女儿对青山平川的叙述,铃木史郎认为,青山平川应该是那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类型。
对方在他心里的印象虽然还达不到“优”的层次,但至少也有一个“良”。
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却还没有被打垮,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一个人所处的层次决定了他的眼界。
对于一般人来说,青山平川干的那些事情说是‘劣迹斑斑’也不为过。
但是对于铃木史郎这个层次的人来说,青山平川干的那些,还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充其量也就是小孩子爱玩闹而已,心收回来就好了嘛~
回过神来以后,想到女儿的拜托,铃木史郎沉吟了一小会儿,然后对旁边的管家吩咐道:“去跟铃木财团旗下的那几家出版社打个招呼,让他们重点照顾一下那个叫青山平川的年轻人。”
说完,他将茶几上的稿纸递给管家,并说道:“把这些稿纸转交给出版社的人,告诉他们,这就是那个年轻人的作品。”
管家听到铃木史郎的吩咐后,双手接过稿纸,并微微躬身,说道:“好的,老爷。”
随即,管家就转身离开了。
看到管家离去,铃木史郎便重新靠在沙发上,再次读起了今日份的报纸。
像这种小事,当然用不着他亲自出面,让管家给下面的人传个话就行了。
到了中午,佣人将午餐准备好以后,就过来请铃木史郎和铃木园子去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