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曹操转念一想,若是将这番心思如实道出,未免显得过于做作。于是干脆说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闻此,脸上满是失望,决然与曹操分道扬镳。曹操见此,心中虽有挽留之意,却终究未说出口。此时的他,也忆起了刘辩告知的“少造杀孽”,只能在心中暗自叹息:“陛下,臣亦是身不由己。”
此时,曹操与刘辩这君臣二人皆在奔袭途中。曹操原本打算返回老家沛国,然而行至陈留时,发觉此地义士众多,且太守张邈乃是自己旧友,遂萌生于此举事之念。
此地已不见通缉曹操的告示,曹操心下大定,放心地在城中转悠起来。他察觉此地似乎存有某种传统,于反抗压迫之事上格外起心。提及董卓时,众人皆咬牙切齿,言辞之间,多有参军之意。曹操不禁心生疑惑:“陈留此地,貌似受董卓影响甚微,如此言行,实乃怪哉。不过这于我而言倒是好事。”
于是,曹操来到太守府前,寻到侍卫,说道:“将军烦请通报,我乃曹操,求见太守。”那侍卫本不欲通报,但曹操称其为将军使其颇为受用,加之这士兵平素喜爱与人谈论市井八卦,突然想起前几日刺杀董卓逃出生天的壮士也叫曹操,遂试探道:“阁下可是刺杀那董卓之义士?”曹操昂首挺胸,面带自信,颔首承认。侍卫见状,赶忙前去通报。
张邈听闻曹操来访颇为欣喜,如今自己贵为太守,而曹操眼下却是逃亡之人,也算是在这昔日旧友面前出了番风头。
曹操见张邈表情微妙,但其本就非计较一时得失之辈,何况已得刘辩许诺,又岂会在意这些。
张邈虽心中自得,却也对曹操刺杀董卓的行径钦佩不已。他早对董卓心怀不满,早有举兵讨伐之意,但若让他在洛阳城中、皇宫之内,甚至在吕布的眼皮底下刺杀董卓,张邈自认没这般勇气,即便去做,也断无逃脱可能。
得知曹操欲在陈留起事,张邈非但未加阻拦,反倒露出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欣喜神情。此前派出臧洪、卫兹联络有志之士尚未归来,自己在家中反倒等来了一位英雄。
一番叙旧之后,曹操正色说道:“实不相瞒,此番讨伐董卓,不仅是操之意,亦是当今陛下之意,操此番行事,乃是携天子召令而来。”
张邈心中疑惑,暗想:“天子?可是说的这陈留王?但陈留王如今不过一小儿,乃是傀儡,哪能有这般谋划?何况据传先帝长子刘辩并未被杀,不仅逃出了洛阳,甚至手下还有猛将生擒了吕布和牛辅。董卓废帝之举本就不得朝臣同意,陈留王这个‘天子’的名号着实有些水分。”
旋即张邈反应过来,这曹操很有可能是为让众人师出有名,而伪造的密令。毕竟讨伐董卓乃大势所趋,缺的只是一个大义的名号罢了。
至于是不是真的,倒也并非那般重要,毕竟陈留王,也就是当今的天子刘协都还在董卓手中,若自己等人真的讨董成功,攻进洛阳,那董贼急眼之下,这天子刘协能否活命都难说。想到此处,张邈不禁对那位身处权力顶峰的少年天子心生同情。
张邈自认为想通了其中关节,便不再纠结,反而赞道:“有了孟德密旨相助,此番讨董定然成功。”他不仅同意了曹操的请求,还送佛送到西,派出司马赵宠协助曹操征兵事宜。
曹操大喜过望,高呼:“张邈兄实在仁义,待将来我定在天子面前为兄台表功!”张邈心中暗笑:“我乃太守,汝如今不过是通缉犯,怎是你为我表功?莫不是倒反天罡乎?”
但转念又想,曹操曾经乃是京官,说不定真有门路,何况以曹操之能,东山再起犹未可知。话到嘴边就变成了:“那我便提前谢过孟德,愿吾等早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