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2章 天降神示(1 / 2)女扮男装的她桃花有点多首页

「祈天」

第二日,七月初十。

一早便有传令兵骑马从赤狐营东西南北奔走宣扬和张贴告示,说吴王傍晚酉时要在中部承鹊山最高峰,传说中的伏羲女娲繁衍处设坛祈天。

家家户户可闭门在院中仰观上天神示。

听见消息的人们抬头望望头顶虽已流火,却依然热辣辣的骄阳,舔舔尚未病愈的伤溃嘴唇,又捡块石头打开门扔向传令兵的马。

再有官员上报百姓闹事时,冷玉笙只吩咐,饥民莫咨怨,先由他们去。

路上被泼了不少泔水,士兵只好推着水车过来清理。

粥棚内有百姓为了一碗米的稀薄大打出手。甚至有病人住在医棚时,家中便失了窃。

士兵便一日三回去街头巡逻,治疫之外还要维护治安和抓小偷。

上午他站在巍峨高耸、郁郁葱葱承鹊山山脚,盯着士兵来来回回搬祭天的贡品和礼器。

想起昨夜那姑娘对他说的话。

他向杨烟倾吐了民怨之忧,以及暂不能整治官场的矛盾。

“民怨皆起于京南路官场之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那些官都是骆坤的人,骆坤又是晏渚的人,目前还要指着他们干活,根本动不了。”

“就如多年积攒的痈疽脓疱,疫病只是叫它溃破而已,治疫是治标,要治本,这盘棋便要从头布置,非数年之功不能整顿。”

“可一场疫病之后,百姓死伤无数、田地荒芜、教化缺失、民怨鼎沸,这些却亟待解决。否则,病好无用,赤狐军走后,他们还是得忍饥挨饿,势必会盗匪并起,京南路就会重复北边匪患猖獗境遇。”

“阿嫣,你既说人要努力成就功业,本王也不愿只取治疫表面之功,而是想做点事既能平衡眼下局面,也能解决根节问题。”

冷玉笙语气郑重:“你记不记得还曾自诩是我的老师,今日学生可是真诚要向老师求教的。”

杨烟拿头点了点门板,透过缝隙瞧了瞧外边的月亮和星星,又低头推指演算一会儿,忽然眼睛一转,笑道:“有了!”

冷玉笙立刻将耳朵贴上房门。

“殿下,从古至今,‘民愤’这东西不是一直都在吗?只是有时如暗河,有时如明溪,即使文景、贞观盛世,也有凶杀匪盗、天灾人祸,流寇反贼从来像野草,从未斩杀净过,你何必烦扰?”

她细心安抚他:“如同太极两仪,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有官吏的地方就有贪腐,有百姓的地方,也总会有民怨。黑白相伴相生,无从消解,首先要允许它的存在,不必为之烦愁。”

“其次呢,道人们既能趁虚而入,说明吏治确出了问题,百姓确遭了苦难,也是将民怨摊开了告诉朝廷,百姓需要安抚,当务之急是慰藉人心。”

“对吧,万事都有利弊两面,假道人就是刺破脓疱的那把刀,虽然难看,虽然会疼,但切切实实告诉君王,这里生病了。”

“至于这破败官场呢,必须要治,但还要从长计议,至于怎么治,就不是我能置喙,要看圣上和殿下的意思。”

“我只觉得,殿下不要失意。即使此处肮脏腐朽,或许也能做肥料滋养万亩良田。将来打倒贪官后,取之于官,用之于民,就看殿下怎么用了。”

冷玉笙点头,心中躁气被轻柔抚平,问:“那眼下呢?”

“眼下么……”杨烟摇头晃脑,卖个关子,“那得辛苦殿下明日表演场幻戏了。”

——

没人能闹明白,怎么小王爷突然决定要祭祀。

还不是什么黄道吉日和吉时。

但当日下午的京南路数州县,无论是治疫士兵厢军,待在药棚中或在家中的百姓,都在翘首等着所谓神示。

人们在解决不了问题时,总喜欢垂问上天。

不确定君王顺不顺应天命时,还是要垂问上天。

明州城内刚刚重新开张的茶馆里,第一批病愈的百姓终于找回乐子,聚在一起等着看神示——或者是笑话。

皇室连牛皮都吹出来的东西,若等不到,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书人有了新的话头:“政和政和,却是多灾多难的年头。年初一场洪水,年中一场瘟疫,是否果真是天要断送国运,且看今日分解……”

-

阳光掠过承鹊山山顶日晷,影子又斜移一分,酉时到了。

山顶有座极阔大羲皇庙,神殿中伫立数根高耸四棱方碑,簇拥着伏羲女娲的巨型裸身石像。

庙外开阔处设祭台,几案上摆满牛羊瓜果贡品。

圣鼓编钟一同敲响,隆隆乐声悠长回荡山间,渐渐传到山脚下,绵延飘了十数里。

冷玉笙带领官吏士兵数十人,皆着白衣,执雀翎或谷物秸秆虔诚祝祷跪拜。

邱大仙换上一身红色道袍,边烧符纸边起舞。

各州县传令兵接力传递信息,祈天仪式开始了。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疫灾汹汹,黎民受此苦楚,吾心犹如鞭答,惟祈天降神示、疫毒驱散,求无病无灾,国运昌隆……”冷玉笙举起酒樽,向天地倾洒一杯酒。

顾十年轻唱:“跪!”

众人跟着下跪祝祷,邱大仙以剑串起燃烧符纸,向天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