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辽东(2 / 2)废宅的汉末首页

就像西南的土司制,明朝贵州开始只有一个县城,还是官员府衙和吐司衙门各占一半,通过长久的影响,商业交流,操作土司分家,搞死土司,慢慢增加影响控制同化,最终达到去土司化,改土归流。

优点,消耗少,缺点,时间久不确定因素太多

宣传,影响力,这个优点自己要吸收

早上从辽西郡治阳乐出发,途径辽东属国,第二天下午就到了辽东属国的郡治昌黎。

选定地方的人真是大聪明,这可是东北啊,县城之间都没这么近,而且郡治一般都在人口中心点,郡治昌黎突出在辽西交界处。辽东属国被辽西,辽东两郡包围。

大地方人多人杂,规矩是大家的公约数,最少在明面上要守规矩,不然会一直持续冲突流血,过路走大道,大地方要比小地方安全。

多带了点人进昌黎城补充物资,比辽西郡治阳乐小,也比阳乐穷。城里人口不少,汉化很深,不留心看不出什么,几乎都在用汉语,同伴交流听不懂,可能是母语。

出了辽东属国,正式进入辽东,过无忧县,到达辽东郡治襄平。

进城补充物资,粮食一百三十钱,加了肉食修整了两天,打听消息!

辽东郡二十七万人,五万六千户。

辽东郡下辖除了除了属国还有十一县,以郡治襄平为参照物,向东是西安平县,潘汉县在东边和乐浪郡的边界。

向南方的半岛依次是新昌县、安市县,纹县,平郭县,岛尖上最靠南的沓氏县。

向西依次是辽队县,辽东属国的险渎县,辽东郡的无虑县。这名字起的,把人家包围了,断了到草原的退路,还叫人家不要多想!

李安一行离开了襄平,就开始变得低调了,遇到城镇只派人进去购买食物粮食,大队人马不在县城前出现,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当显眼包,招记恨!

东北真的太荒凉了,千里无人烟,自然资源丰富,一路收获野兽不少,大家都很满意。县城之间几百里地无人烟,怪不得好多名人,跑到了辽东躲避战乱。

向南越走越荒凉,李安在平郭县逛了一圈,还没长子县城的三分之一大,县里就几百户人口,一百二十钱买了两百石粮食,再多就影响别人了。

荒草丛中找路,又走了五六天,站到山头,能看见两边收缩的海岸线。

找了一个面向辽东湾,海岛多的地方停留,方便捕鱼,补充食物。

挑了一个背风,防洪防海浪,离海几百米的地方做安置点,这个安置点方便在辽东湾钓鱼捕鱼。

三月十一,走了近五十天,终于安定下来了,不容易啊。

还不知道老弱怎么样了,沿着海岸线走海路,最少用的时间减半。

李安又给大家喂了一碗鸡汤后,随口给安置点起名丰收镇,渔获丰收。到最近的踏氏县还要两天,粮食只能靠捕鱼来补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