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老道见杨道陵面不改色、调笑自若,暗自赞叹其风度,哪知道这个“五岁”的“小孩子”早就不稀罕这种东西了。
杨道陵看了一会儿小灵不断变化的小脸,一转头,发现邵启南对着一个包裹傻乐,好奇地问这个一向沉默的道士为何这样。
“这是给夫人和北北带的礼物。”邵启南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回答了他。
杨道陵恍然大悟,顿时想起了当初在如意客栈住店时的情景,邵启南特别想喝酒,但是被师父搬出“小怡”警告了。
看来这个“小怡”就是邵启南的夫人,北北应该就是他的女儿。
没想到邵启南还是个顾家的好男人,估计还怕老婆,在我大明还真是少见。
杨道陵想到了戚继光,又想到了严嵩,啧啧,将来要打交道的人里面跟邵启南一样的也不少。
马车又行驶了一会儿,终于到了龙虎山东麓的上清宫门口,此宫不算大,只有约莫八九丈宽,不过纵向距离不短,一共包含了近十个殿宇。
马车并未在上清宫停留,而是又往前走了大概五分钟,到了一个三丈宽的小院落,这才是邵老道的达观院。
杨道陵有点无语,这差距也太大了,从嗣汉天师府到上清宫,从上清宫到达观院,建筑的大小、占地面积、精细程度,简直有若云泥之别。
那些非直属的道观跟道庵又会多大?两丈宽?一丈宽?难怪张天师懒得管这些,原来都是不值得关注的小不点。
“到了,达观院里面现在只有我跟启南一家。我有个师弟,云游数年未回,启南有一个师弟一个师妹,也都外出挂单了。”邵老道示意众人下车,一面跟杨道陵和小灵介绍道院内情况。
“今天已经不早了,带你们认识启南的家人后,就吃个饭早点休息,明天再办正事,给你们授箓发度牒。”邵老道带着众人走进院内,安排道。
“道童也能发度牒?”杨道陵有些疑惑,受箓代表入道门,可发度牒就象征着正式成为道士,享有一定特权,免除徭役赋税。
到了嘉靖年间,度牒制度已经逐渐变化为鬻牒制,也就是国家出售道士僧人资格证,来增加税收。
《大明会典》规定:“僧道照国初额设定数,每僧道一名,纳银十两,在内于两京工部,在外于各布政司。”
也就是说,度牒既要耗费银子去买,又有一定规模限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
“无妨,老夫那里还有几个空白的度牒,明天将你们填上便是。”邵老道一点也不在意。
杨道陵有些感慨,邵老道真是个好人啊。
不过这大明迟早要完,为了方便直接成批出售空度牒,简直跟大明洪武年间的“空印案”有一拼了。